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4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猪呼吸道传染病。因本病血清型较多,各血清型之间缺乏很好的交叉免疫保护力[3],故其诊断与防治都较为困难,近几年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重点在于阐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综合防治,进而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2.
在我国高校的阵地上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西部高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本文在分析人才流失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树立以人才为本的观念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上升空间等措施。  相似文献   
53.
一、介休市发展沼气概况 介休市已连续2年实施了农村沼气项目,目前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已达4800余个。在养殖业发达乡村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沼气模式已大面积普及和推广,占到全市沼气池总数的98%。  相似文献   
54.
报道了麦积山风景区蛾类的初步调查结果,已鉴定出18科127种.其中天蛾科10种,木蠹蛾科3种,卷蛾科3种,刺蛾科1种,毒蛾科12种,舟蛾科22种,鹿蛾科4种,钩蛾科1种,枯叶蛾科6种,灯蛾科17种,蚕蛾科7种,夜蛾科16种,尺蛾科20种,燕蛾科1种,箩纹蛾科1种,带蛾科1种,鞘蛾科1种,举肢蛾科1种.其中14种为甘肃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55.
曲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DS法、CTAB法和氯化苄法提取曲霉基因组DNA.结果表明: 这几种方法都不能有效提取曲霉基因组DNA,在总结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一种提取曲霉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用此方法所得的曲霉DNA质量和数量均理想,每克曲霉菌丝体能提取60μgDNA,样品的O.D260/280在1.7~2.0之间,分子量均在23 kb以上,一级结构完整.对提取的DNA作RAPD扩增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在分析介休市目前现代农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引进资金项目带动、试验示范典型带动、依托优势特色带动、技术培训科技带动等一系列措施,使介休市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介休市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莫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在分析介休市目前现代农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引进资金项目带动、试验示范典型带动、依托优势特色带动、技术培训科技带动等一系列措施,使介休市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介休市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
太仆寺旗农牧业机械化通过4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为主的农作物种植方式,逐渐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这与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有着最重要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9.
全膜覆盖已成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的最佳种植模式,可显著提高降水利用率和作物生产力,但目前对其土壤微生物环境效应缺乏系统研究分析。2012-2016年在甘谷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了露地穴播(M0)、全膜覆土穴播(M1)和全膜穴播(M2)冬小麦和油菜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温度、微生物量、酶活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M0处理相比,M1和M2在冬小麦拔节和油菜开花前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3.83%~15.85%和2.53%~15.53%;土壤温度分别平均提高0.9~1.7℃和0.8~2.7℃。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M1和M2的土壤微生物量碳较M0分别平均增加25.64%和23.55%;在油菜返青期-开花期,M1和M2的土壤微生物量碳较M0分别平均增加24.70%和24.63%,显著差异。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M1和M2的土壤微生物量氮较M0分别平均增加20.42%和12.65%;在油菜返青期-苗薹期,M1、M2的土壤微生物量氮较M0显著增加。M1和M2冬小麦和油菜各生育期的脲酶活性显著高于M0(除2013年冬小麦的孕穗期和成熟期)。冬小麦和油菜各生育期的蔗糖酶均表现为M1高于M0,而碱性磷酸酶则表现为M1低于M0(除2013年冬小麦的成熟期)。且在2014-2015和2015-2016年全膜穴播增温保水,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效果较为明显。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脲酶,蔗糖酶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温度呈相关或极显著相关。基于对土壤水热环境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M1和M2分别比M0的冬小麦产量增加,而且干旱年份的增加幅度更高。  相似文献   
60.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作用,在连续降雨情况下有降低湿度功能,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但是,连续多年地膜覆盖,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