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0篇
  16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50年中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传统的养殖方式由于技术和管理问题,已越来越暴露出不可持续生产的局限性,不但自身受到暴发性流行病的困扰,生产效益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而且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和流费资源(水、饵料等)等弊端。如何改革旧的  相似文献   
222.
家禽视觉系统高度发达,LED光源优点突出,两者协同创新并正在迅速形成新的交叉领域。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家禽——鸡规模养殖LED光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在肉鸡方面,通过LED的光色、光照度与光周期等因子的调控,可影响小肠黏膜结构来提高营养吸收和促进生长,通过影响卫星细胞增殖及肌肉纤维发育提高屠宰性能与鸡肉品质,同时影响行为和健康,增强免疫力,降低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等。在蛋鸡和种鸡方面,通过对光环境进行调控,可影响其饲料消耗,并促进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等激素的释放来影响性成熟、开产日龄、产蛋率等,同时提高种鸡的受精孵化率,改善鸡蛋品质情况,有效降低啄癖现象。最后,分析了家禽规模养殖LED光环境调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3.
为探索热带地区华贵栉孔扇贝养殖群体的选择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情况,对在三亚同一海区养殖的三亚、湛江两个华贵栉孔扇贝群体的成活率、壳高、壳长、壳厚和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并分析了两个群体的养殖效果、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及其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三亚群体的最终养殖成活率为84.75%,比湛江群体高9.42%;三亚群体壳高、壳长、壳厚和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分别为224.24、227.34、73.09μm/d和0.27 g/d,湛江群体壳高、壳长、壳厚和体质量的生长速度分别为200.26、206.59、63.17μm/d和0.23 g/d,两个群体间差异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湛江两个群体壳厚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很小,分别为0.168和0.182,说明壳高和壳长才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就三亚群体而言,壳高对其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均是最大的,而湛江群体则是壳厚对体质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大,这说明两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两个华贵栉孔扇贝群体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_(三亚)=-78.91+0.846x_(SH)+0.693x_(SL)+0.914x_(ST),Y_(湛江)=-56.848+0.623x_(SH)+0.631经_(SL)+0.833x_(ST),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不同群体华贵栉孔扇贝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24.
采用薄层营养液膜技术(NFT)培育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以草带为植物滤器净化5种不同配置的富氮废水,废水10 d更换一次.试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2d),TAN、NO-2-N和NO-3-N的去除量均在本身高水平而其他成分低水平的试验组达到最高,4组非离子氨UIA的净化率均高于99%.所有废水的pH值在2 d后均被控制在6.5~8.0.以上述3种氮90%的净化率为目标,废水G3(初始浓度为TAN:40 mg·L-1,NO-2-N:40 mg·L,NO-3-N:10 mg·L-1)和CK(仅在26.77 L自来水中加入18.36 g四水硝酸钙)需2d,废水G4(TAN:40 mg·L-1,NO-2-N:4 mg·L-1,NO-3-N:10 mg·L-1)需4 d,废水G1(TAN:140 mg·L-1,NO-2-N:40 mg·L-1,NO-3-N:80 mg·L-1)、废水G2(TAN:140mg·L-1,NO-2-N:40 mg·L-1,NO-3-N:10 mg·L-1)仅TAN和NO-2-N在6 d内完成.试验结束时G3草净增长最高(169.3 mm),并获得最大干草产量0.205 kg·m-2,G4获得最大鲜草产量1.48 kg·m-2.  相似文献   
225.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下探讨农村互助养老为农村互助养老的路径选择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我们认识到农村互助养老的存在、发展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济保障和文化保障。农村互助养老的路径需要发展和创新:完善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模式的政策和措施;完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建设农村专业互助养老服务平台;夯实互助养老模式的保障措施;增强互助养老的信任机制,提升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积极推动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的路径选择和创新,最终实现农村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226.
[目的]细菌能够合成多种信号分子,调控自身在各种营养状态或应激条件下的生长代谢及毒力发挥。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c-di-GMP)在致病菌感应氨基酸饥饿(AAS)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多种生理活动并显著影响其毒力发挥。本文旨在研究c-di-GMP在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尿道定殖及毒力发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尿液培养UPEC,结合转座子突变技术筛选氨基酸代谢相关生长缺陷基因,采用基因敲除技术、特定氨基酸回补及小鼠尿道感染模型验证尿液生长及尿道定殖缺陷表型;借助表达谱数据、RT-qPCR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筛选并鉴定受氨基酸饥饿影响的毒力基因及c-di-GMP相关基因;通过多基因敲除及回补技术、凝胶阻滞试验(EMSA)鉴定c-di-GMP对毒力基因的调控机制。[结果]精氨酸、异亮氨酸及蛋氨酸代谢失衡引起UPEC在尿液中生长缺陷,尿道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及局部c-di-GMP稳态破坏;YciR及YcgF相关c-di-GMP体系失衡显著下调菌毛基因簇表达;YciR通过调节子MlrA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YcgF通过下游配对调节子YcgE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结论]c...  相似文献   
227.
水稻白叶枯病是中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该病在浙江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生程度较轻,导致农民对其危害思想麻痹,但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浙东南再度暴发,区域流行风险极大,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2021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为明确不同阶段防治措施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影响,本研究2021年在浙江省仙居县下各镇开展小区试验,以期为指导水稻种植主体科学防控水稻白叶枯病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的秧田预防措施可以延缓病区水稻显症时间,可以利用时间差开展水稻白叶枯病预测预报,秧田预防措施对防治效果和挽回产量损失具有一定贡献,但不能持续控制病害发生程度,影响防治效果和挽回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大田后期防治措施,采取综合防控和仅采取大田后期防治措施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达82.9%和82.3%,挽回产量损失分别达49.3%和48.3%。同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控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28.
为提高茭白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以及减少番茄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本研究在化肥N减量25%的情况下,配施不同堆制处理的茭白秸秆堆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以及土壤容重等指标的影响,探讨茭白秸秆堆肥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定植40 d后,施用堆肥的处理在株高、茎粗等方面与常规化肥处理差别不大;番茄单果重最高为T4处理的352.13 g,比常规化肥对照提高1.44%;番茄产量最高为T1处理的131.63 t·hm-2,比常规化肥对照增产5.57%,T1、T2、T4与常规化肥对照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施用堆肥的处理土壤容重较试验前降低了2.16%~5.04%,较常规化肥对照低了1.45%~4.35%。茭白秸秆堆肥对于减少化肥投入、提高番茄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9.
为了探究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xPEC)的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小鼠感染模型筛选强毒菌株,以PU-1为强毒代表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染色体登录号CP042246,质粒登录号CP042245)及分析,以铁摄取系统及自分泌毒素为关注点探究上述毒力因子在PU-1株中的编码情况,并构建单基因或多基因缺失株,探究摄铁系统及自分泌毒素在猪源ExPEC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摄铁系统及自分泌毒素基因在血液定殖的细菌中不同程度上调,最高上调可达11倍;铁摄取系统相关基因缺失株fyuA-ybtQFX、ΔiroBCDEN、Δfur及ΔsitABCDBoth对感染小鼠的致病力与野生株相比显著减弱,在感染动物血液载菌量不同程度下降,最高下降至野生株的1/15左右;自分泌毒素相关基因缺失株Δvat及ΔcdtABC对感染小鼠的致病力与野株相比显著减弱,在感染动物血液载菌量下降至野生株的1/2左右。上述结果表明,摄铁系统FyuA-YbtQFX、IroBCDEN、SitABCD及SitABCD-Pl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