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57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65篇
  37篇
综合类   376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801.
陆化杰  孙天姿  刘凯  欧玉哲  赵懋林 《水产学报》2023,47(7):079116-1-079116-10
微塑料在全球海洋环境及鱼类组织中普遍存在,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目的]太平洋褶柔鱼是重要的头足类资源,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其胃组织微塑料积聚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方法]本研究根据2018年1-3月在中国东海采集的30尾太平洋褶柔鱼样本,利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胃组织中微塑料的积聚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30尾测定样本中有16尾的胃组织中发现18个微塑料。微塑料丰度范围0-3个/尾,平均丰度0.6个/尾;长度范围0.332-4.337 mm,平均长度1.252 mm,其中72%的微塑料小于1 mm。微塑料颜色主要为黑(38.9%)、白(33.3%)、蓝(22.2%)和灰(5.6%)4种颜色,材质主要由棉(cotton)(44.5%)、聚酯纤维(polyester)(33.3%)和人造丝(rayon)(22.3%)3种材质组成。相关性分析表明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微塑料的含量与胃重、摄食等级无显著相关性,但与胴长、体重和年龄呈显著性正相关,并随着胴长、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太平洋褶柔鱼胃组织中微塑料摄取随着其个体的生长而逐渐积聚,但这种积聚是否一直持续下去,还是在达到一定数量时保持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2.
耳石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存储了大量微化学信息,能够反映其栖息环境变化,是研究头足类生活史的重要材料。本文根据2017年3月—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南沙群岛海域的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钙(Ca)、锶(Sr)、钠(Na)、磷(P)、硅(Si)、钾(K)、镁(Mg)、铁(Fe)、钡(Ba)和硼(B)。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性别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性差异,而Ca、Sr、Na、P、Mg、Ba、B则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03.
2014年冬季在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对物种组成、优势种结构、密度和生物量、群落多样性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优势物种与主要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RDA分析。在保护区所处的嬉子湖设置6个调查断面,共18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在保护区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门36属64种,原生动物、轮虫类、桡足类和枝角类物种数占浮游动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1.56%、29.69%、10.94%和7.81%。优势种类群为2门5属7种,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类3种。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1 755.25~7 023.38 ind/L,平均为3 483.44 ind/L;生物量变幅为0.36~5.34 mg/L,平均为1.67 mg/L;群落丰富度指数(R)变幅为1.02~1.96,平均为1.37;香农指数(H')变幅为2.02~3.47,平均为2.72;均匀度指数(E)变幅为0.59~0.85,平均为0.72。在被摄食压力下降及饵料生物资源下降的共同影响下,冬季保护区外界环境对个体较小的原生动物和轮虫有利,群落生态优势度也集中于上述浮游动物类群。受到水文特征的影响,南部湖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以及多样性指数总体高于中部和北部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