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CA值、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m^*/m)等5种聚集度指标判定出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再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进行数学拟合,进一步证明祁连山北坡苔藓类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有害鼠形动物区系分布刘兴明,裴雯,李晓明,高正峰,汪有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734000)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青藏、蒙新、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北麓的中、东段,地处甘肃省境内,区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在300...  相似文献   
13.
发展牧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种植牧草不仅可改善生态,有效解决养殖中饲草缺乏问题,而且也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就当前牧草种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仅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辣椒优良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流程、苗期管理、定植后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病虫害防治7个环节,介绍了该地区大棚辣椒高产技术规程。针对夏季大棚内温度过高,不利于辣椒安全越夏的实际,提出了"三降温,两加强"的管理措施,尽可能地为辣椒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危害,为大棚辣椒无公害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春季降雪对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山地降雪是土壤和河流水分的重要补给源,也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水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黑河上游的天涝池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季一次降雪事件,对积雪厚度、积雪密度,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和降雪对青海云杉幼芽的冻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降雪量为16 mm,雪密度为1.52 g/cm^3,本次降雪青海云杉积雪载荷量为1.61~4.62,幼芽的冻伤率高达60%以上。由此可知,青海云杉的截留能力较强,在大的降雪事件中可能会造成雪折,如果春节降雪发生的时间迟,对幼芽将造成严重冻害,由此抑制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水系的主要集水区和径流形成区,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为武威、张掖、金昌、酒泉绿洲及永登县庄浪河谷的农田灌溉、人民生活和近千家工矿企业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维系着河西地区绿洲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祁连山林区的自然状况,组建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相关背景;祁连山林区无线通信发展状况;超短波通信优势及存在的缺陷。论述了建立符合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具体步骤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该超短波中继通信网的效果。提出了完善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超短波通信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其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地表覆盖特征及影响要素结果表明:(1)两季中植物配置方式不变,而地表覆盖方式构成发生较大变化,表现为非生长季中复合覆盖模式绿地面积比生长季增加12%。(2)道路绿地整体地表覆盖率有大幅提高,灌草覆盖率下降,裸土灌草率降低。(3)不同区域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在非生长季中的变化幅度排序与生长季灌草及地表覆盖率的排序相反,最终表现为在非生长季趋于一致。(4)植物配置中多种阔叶乔灌木配置对非生长季地表覆盖率贡献最大;地表覆盖物中枯枝落叶对非生长季的地表覆盖率贡献最大。总体上,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裸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要转变传统的绿地养护方式,大力推广地表有机覆盖物的应用,增强道路绿地滞尘、保水和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非生长季,城市绿地中地表覆盖物在缓解空气颗粒物污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非生长季地表覆盖特征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复合覆盖模式比单一覆盖模式绿地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高,超过15个百分点,且覆盖面积超过80%。(2)非生长季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分别为76.9%和68.94%。有约30%道路绿地是裸露的,较生长季的45%有所改善。(3)灌草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37.72%,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53.51%,两者都低于生长季;而地表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23.68%,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40.35%,都显著高于生长季。(4)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覆盖质量整体较好,但四环-五环的绿地区域存在盲区,地表覆盖质量差。最后,文章分析了造成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土壤裸露的原因,以及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态养护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