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69篇
  92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厚皮甜瓜塑料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伊利沙白”厚皮甜瓜为例,介绍了塑料大棚厚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2.
肖县笆斗杏     
笆斗杏,因其果实形状似肖县本地的农具笆斗,故此得名。也称大笆斗杏。肖县笆斗杏的代表,首推肖县苗山园艺场的笆斗杏。这个场在三面环山的山坡地上  相似文献   
63.
当前安徽扩大粳稻生产面临难得机遇,从安徽粳稻生产情况和育种状况,分析安徽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粳稻发展规划,建议建立稳定的粳稻育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粳稻新品种选育和主导品种筛选及应用;强化优质高效技术集成创新,推进技术成果应用;合理规划,推进产销区对接,实施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理念,树立品牌效应,促进安徽粳稻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4.
胡春玲  陈时博  付强  张琳  邱熔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97-16298,16301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以农田灌溉为目的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以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结果]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不设初次沉淀池,负荷高,泥龄短,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不存在污泥膨胀,对有机物的去除以絮凝、吸附、沉淀作用为主,CODCr、BOD5、SS、氮、磷等出水水质指标均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结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作为污水资源化利用-回用于农田灌溉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5.
基于DPSIR模型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从水土资源的概念入手结合DPSIR模型,构建5个子体系24个指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确定各评价单元的一维投影值,构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市区2007~2010年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最高,其他各市县承载力等级均有一定幅度的波动。研究成果可为齐齐哈尔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正牛腐蹄病是影响养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导致淘汰。该病主要是因牛栏过度潮湿,蹄部长期被粪尿浸渍角质软化,感染坏死杆菌,促成蹄间腐  相似文献   
67.
针对坡耕地横坡、顺坡垄作模式土壤水分及溶质迁移过程的差异,采用田间模拟试验的方法,以坡度为7°的大豆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以Br-为示踪剂,监测不同垄作模式垄台、垄侧、垄沟各位置的土壤水分和Br-浓度,探究坡耕地横坡、顺坡垄作模式对土壤中水分迁移及可溶性养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模式最大土壤体积含水量横坡垄作分布在10—20 cm土层,顺坡垄作分布在5—15 cm土层,证明横坡垄作对雨水的拦蓄作用。横坡垄作模式最大土壤贮水量位置在垄上侧的垄侧处,顺坡垄作模式在垄沟处。不同垄作模式下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异系数在0—5,50—60 cm处较大,介于8.97~11.90,中间土层的变异系数较小,在0.91~8.76间波动。顺坡垄作20—60 cm土层中Br-沿坡向迁移现象明显,横坡垄作40—60 cm土层中Br-沿坡向发生迁移;2种垄作模式垄台和坡向下方位置(横坡∶垄侧;顺坡∶株间)的土壤Br-总量比值均约为3∶7,顺坡垄作垄台中心处Br-总量为横坡垄作的54.33%,说明横坡垄作可以减少土壤中Br-沿坡向迁移。研究成果为在顺坡垄作条件下将非吸附性养分施在垄侧处可减少其迁移流失,有利于提高...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决美国白蛾防治中农药污染桑叶导致家蚕中毒的问题,本试验选择4种桑园专用农药按照推荐浓度,对第2代美国白蛾3~4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0%灭多威乳油2 500倍液,60%敌敌畏·马拉硫磷乳油(格桑花)1 500倍液,药后1~7d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9.
根据同龄纯林及下层抚育间伐的特点,利用正态分布函数分别得出了伐前林分、间伐木、保留木的算术平均胸径、胸径方差、平方平均胸径及各径阶株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对预估结果进行了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株数间伐强度为22%~47%时算术平均胸径、径阶株数、平方平均胸径预估效果都较好,在伐前林分、保留木预估中其精度满足规划调查中相应调查因子允许误差的A类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0.
生物炭对北方寒区农田土壤热性能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生物炭对土壤热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以施加不同生物炭的北方寒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含水率水平分别为0%、8%、16%、24%、32%、40%,利用ISOMET2114型热性能分析仪,测定土壤在15~-15℃温度范围内导热率、热扩散率和体积热容量的变异特征,探究生物炭调控作用下土壤热特性参数对水热环境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冻结与非冻结状态下,随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导热率、体积热容量和热扩散率均表现出增大趋势,在3℃条件下,生物炭含量为0 t/hm2、含水率为24%和32%时,土壤导热率相对于含水率为16%时分别增加0. 141 4、0. 580 5 W/(m·K)。随生物炭含量增加,土壤导热率和热扩散率呈降低趋势,体积热容量在非冻结情况下呈降低趋势,在冻结情况下则呈增大趋势,在-3℃条件下,含水率为32%、生物炭含量为4 t/hm2和6 t/hm2时,土壤体积热容量相对于0 t/hm2水平分别增加0. 16、0. 20 J/(cm3·K)。土壤导热率与含水率呈对数函数关系,土壤体积热容量与含水率呈线性函数关系,土壤热扩散率与含水率呈二次函数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准确描述北方寒区农田土壤热性能和生物炭改良土壤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