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8篇
  5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成果为基础,以山东省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工作为平台,在全省筛选了10株长势衰弱或濒危的一级古树作为试点样树。从形态特征、土壤质量、枝叶生长量等方面对古树进行了健康诊断。结果表明:10株古树形态特征均出现不同的衰弱情况,其中主干中空、患病虫害、有竞争木的情况居多;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均达标,6处古树生长点土壤缺乏碱解氮,有机质质量分数达标的仅2处;土壤整体偏碱性,其中8株古树所处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古树土壤紧实度普遍较高;古树同一分枝生长量与平均新梢生长量的表现趋势基本一致,银杏生长最快,其次为国槐,青檀和侧柏生长较慢。因此,根据调查结果,逐株确定了复壮措施,并从土壤质量、根系状况、枝叶生长状况、结实情况以及图像资料等方面确定了复壮操作方法和效果评价指标,为古树的复壮及效果评价提供了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索能使葡萄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佳的微喷+滴灌模式。【方法】以吐哈盆地无核白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弥雾微喷的喷水时长、喷水周期和微喷布设方式,调控葡萄棚架下微气候环境研究了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结果】当弥雾微喷置于棚架上方时(即WP1处理),弥雾阻碍棚架下的空气与外界交换,使得棚架下的温度增加、湿度降低,其产量较仅滴灌处理的对照(CK)降低11 681.1 kg/hm2,但品质较CK有所提高;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50 cm处,在葡萄需水关键期(浆果生长期)每天弥雾喷灌1 h,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产量达到51 490.95 kg/hm2,且品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其他位置或其他弥雾微喷处理,与CK相比,产量有增有减,但葡萄品质普遍优于CK。【结论】将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50 cm处并持续每天弥雾微喷1 h能显著提高本地区无核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3.
对新疆库尔勒灌溉实验站香梨地不同灌水技术处理的土面蒸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和土面蒸发强度与土壤耗水强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土面蒸发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微喷、小管和环管,其累积土面蒸发值分别为116.05,104.53和89.60mm。各处理棵间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0-2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显著,呈二次递增规律。土壤耗水强度在生育期内整体上呈现从大到小的变化规律,大小顺序依次为微喷、环管和小管,且土面蒸发强度均随着土壤耗水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香梨地在不同灌水技术下土壤温度的监测,分析了不同灌水技术下不同土层深度的温度日变化和日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在5 cm土层深度上,环管、小管和微喷分别比对照温度(25.1℃)平均高出2.3℃、0.8℃和1.5℃。各处理温度增幅均在5 cm表层最大,其大小依次为环管>小管>微喷>对照,最大差值分别是5.5℃、5℃、5℃和4℃。各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表层5~10cm土层在花期到坐果期增幅大于其它时期,各处理中环管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深度土层上的温度均值大于其它各处理,小管和微喷在不同的生育期土壤温度有所差异,而对照在各处理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上均最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均能改善地温。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实现水稻高产所需要的移栽基本苗数及相应的施肥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移栽基本苗数条件下配方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适宜的移栽基本苗数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在相同基本苗数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试验结果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丁平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81-181
<正>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近年来种植数量曾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全身都是宝,具体讲有以下特点。1.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红薯块根营养丰富,既含有大量淀  相似文献   
87.
本文建立了饲料中喹乙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甲醇—水(体积比5∶95)提取,以10%甲醇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比10∶90),Agilent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量检测和定性筛查(检测波长260nm,光谱扫描为200~400nm);喹乙醇的线性范围为0.2~50.0μg/mL,r=0.9999;方法检测限为1.0mg/kg,定量限为2.0mg/kg。样品中喹乙醇加标回收率为99.8%~112.3%。  相似文献   
88.
本文建立了饲料中喹乙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用甲醇-水(体积比5:95)提取,以10%甲醇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比10:90),Agilent 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定量检测和定性筛查(检测波长260nnl,光谱扫描为200-400mm);喹乙醇的线性范围为0.2-50.0μg/mL,r=0.9999;方法检测限为1.0mg/kg,定量限为2.0mg/kg。样品中喹乙醇加标回收率为99.8%~112.3%。  相似文献   
89.
干旱区香梨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香梨地在滴灌条件下香梨树茎流速率和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香梨树茎流速率连日变化和日变化趋势以及茎流速率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香梨树茎流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流在早8∶00时开始启动,而后迅速上升,在12∶00-17∶00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至最低值,最大值约在17∶00,值为3.45L/h。茎流速率连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多峰变化规律,从早8∶00时开始迅速上升且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保持较大茎流速率的时间较长,基本保持在5h左右,其昼夜差值约3.3L/h。香梨树茎流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0.779、-0.587和0.186。其中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0.776+0.003 X1+0.064 X2。  相似文献   
90.
一百年前 ,湖南作为中国戊戌维新运动的重镇而受到举世瞩目。时人称颂“振支那者惟湖南”、“可仁可侠者惟湖南”,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湖南维新运动的兴盛令人注目 ,而它的衰落却又比戊戌政变早到两个月 ,兴与衰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地域范围考察 ,前期各派势力的联手合作和后期新旧两派的分裂是运动兴与衰的表象原因 ,而湖湘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则是运动兴与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