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67篇
  免费   2878篇
  国内免费   5423篇
林业   5381篇
农学   6728篇
基础科学   4093篇
  7443篇
综合类   18153篇
农作物   2983篇
水产渔业   1776篇
畜牧兽医   7510篇
园艺   2433篇
植物保护   2868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1705篇
  2021年   2139篇
  2020年   1953篇
  2019年   2034篇
  2018年   1389篇
  2017年   2013篇
  2016年   1793篇
  2015年   2490篇
  2014年   2469篇
  2013年   2946篇
  2012年   3739篇
  2011年   3975篇
  2010年   3883篇
  2009年   3491篇
  2008年   3214篇
  2007年   3017篇
  2006年   2687篇
  2005年   2213篇
  2004年   1192篇
  2003年   1039篇
  2002年   1033篇
  2001年   1020篇
  2000年   948篇
  1999年   942篇
  1998年   808篇
  1997年   686篇
  1996年   627篇
  1995年   545篇
  1994年   456篇
  1993年   415篇
  1992年   379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土壤条件对伽师瓜品质和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师瓜”是新疆优质甜瓜之一,属于晚熟品种,肉厚而脆,色美味佳,含糖量一般在13度以上,耐运输,耐贮藏,商品性好,目前已畅销香港、上海、北京、东北等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伽师瓜的品质和声誉,从1987年起,我们与喀什地区科委,伽师县科委等有关单位合作,在伽师县主要产瓜区之一的三乡进行了“土壤环境条件与伽师瓜品质产量关系研究”工作,目的是摸清土壤环境条件,进行瓜果土壤评价和潜力研究,总结甜瓜种植中的选土培肥和优质高产经验,以及配套的裁培技术措施,现将试验研究初步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大草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r)在湖北省以预蛹越冬,全年可完成4—5个世代。雌虫1次交尾可终生产受精卵,单雌平均产卵量在800粒左右,最多可达1234粒。幼虫可捕食粮、棉多种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嗜食多种蚜虫。成虫有趋光性。温度对卵孵化率、幼虫和蛹的存活率以及成虫寿命有较大影响,最适温度在25—30℃之间,卵在35℃恒温条件下不能孵化。各虫态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卵期为8.17℃和63.21日度;一龄幼虫为12.99℃和37.80日度;二龄幼虫为10.83℃和39.17日度;三龄幼虫为9.35℃和60.23日度;蛹期为9.23℃和215.47日度。幼虫随着龄期的增长,抗寒能力加强。草蛉黑卵蜂(Telenomus aorobates)是抑制大草蛉种群数量的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993.
两种松梢斑螟的重要天敌—长距茧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锦年  陈胜 《昆虫天敌》1990,12(4):164-166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和果梢斑螟D. pryeri是我国马尾松、油松、黄山松和华山松等松树的重要钻梢蛀果害虫,引起梢枯干折,树冠畸形,果空籽瘪,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和成材,并造成种子园种子产量歉收。林间害虫种群观测和室内害虫饲育发现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sp.(膜翅目、茧蜂科Bracodidae)是这两种松梢斑螟的重要寄生昆虫,种群数量较多,繁殖较强。该蜂幼虫寄生两种松梢斑螟幼虫体内。林间,微红梢斑螟越冬代幼虫寄生率为9.2%;果梢斑螟第一代幼虫寄生率为7.8%。在两种松梢斑螟幼虫种群数量增长中,该蜂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东北早熟棉区组建自控棉田生态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95.
棉花苗期植株营养物质变化对棉蚜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相似文献   
996.
温度对萝卜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97.
青海高原北接蒙新荒漠、南邻西南山地、东连黄土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低温、强风、空气稀薄、光辐射强、地势险峻、冬季严寒、夏季凉爽为其自然特征。受东南季风尾闾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植被分布呈东西走向,依次为寒温性针叶林——温性草原——荒漠,显示出明显的东西向演替现象。受其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分布亦呈现相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8.
试验表明,应用高压机动喷雾机喷施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每平方厘米10~20公斤压力下,对线虫的存活、侵染力和寄生强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在辽宁,6月下旬大豆蚜种群增长最快,是大豆蚜防治的关键时期。日前,生产上推行百株蚜量一万头的防治指标,可放宽。辽河中下游平原铁丰18大豆,可放宽到2.38—4.07万头;辽豆3号放宽到2.65—3.30万头。以查蚜量为指标,生产上应用困难较大。经研究,卷叶株率与百株蚜量密切相关,(?)=4.283 1.8419x(r=0.90)所以提出以卷叶株率为大面积生产防治的指示指标,铁丰18为10%,辽豆3号为8%。  相似文献   
1000.
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对天敌的保护及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87—1988年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棉田种植油菜及高粱诱集带,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期内捕食性天敌数量比对照田增加25—51%;当棉田施用化学农药时,诱集带对保护天敌、促使捕食性天敌数量回升的效果明显。两种诱集作物综合种植的相互衔接,对保护、增殖天敌和控制害虫作用明显优于单一种植高粱诱集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