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1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947篇
林业   729篇
农学   655篇
基础科学   544篇
  1154篇
综合类   5098篇
农作物   667篇
水产渔业   550篇
畜牧兽医   1406篇
园艺   710篇
植物保护   41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561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926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7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华北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和物种组成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草地在刈割和放牧等干扰下,发生逆行演替,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及种子数量呈递减的趋势,轻度退化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最高,有23种植物,种子数量最多,有4 303粒,禾本科所占比例较大,为32.3%;而极度退化草地物种组成最低,有14种植物,种子数量仅有1 156粒,禾本科只占8.4%.草地逆行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在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别,中度退化阶段差别最大,有18种植物未在种子库中出现,极度退化阶段差别最小,有2种未在种子库中出现.  相似文献   
22.
低聚木糖梯度添加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选1年异育银鲫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5%、0.01%和0.02%的低聚木糖,研究不同添加梯度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最合适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添加低聚木糖能够提高异育银鲫的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其中以0.01%的添加比例增重效果较好;若添加过量,生长和蛋白酶活性出现下降趋势,而淀粉酶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狼尾草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材料在南方贫瘠旱坡地生长对氮素的响应,研究4个施氮水平(0、112.5、225.0和337.5 kg N·hm-2)对能源型狼尾草桂能草1号农艺性状、产量、SPAD值、生物质能源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促进狼尾草横、纵向生长,随施氮量的增加狼尾草的株高、茎粗和单位面积有效茎数逐步提高,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鲜、干草产量的提高程度在施氮量超过225.0 kg N·hm-2后,有饱和趋势。施用氮肥还可明显提高狼尾草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热值和折合标准煤产量,显著降低干物质、木质素和灰分含量,总体改善了狼尾草的能源利用品质;但施氮量达337.5 kg N·hm-2时,狼尾草热值下降,且对折合标准煤产量的增加作用不明显,降低了狼尾草的能源利用品质。此外,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112.5~225.0 kg N·hm-2),狼尾草氮肥利用效率并未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施氮量达337.5 kg N·hm-2时,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因此,狼尾草在南方贫瘠旱坡地种植,为获得理想的生物质能源材料需及时补充氮素营养,但施氮量不宜超过225.0 kg N·hm-2。  相似文献   
24.
为选择草地施肥的肥料种类,减少施肥对乌蒙半细毛羊产业的影响,在威宁县凉水沟种羊场多年生人工草地开展施肥和放牧试验。 结果表明:凉水沟种羊场人工草地牧草铜含量相对较低,但仍高于乌蒙半细毛羊营养需要标准;施肥极显著增加牧草氮含量(P<0.01),各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硫酸铵施肥显著增加牧草硫和锌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牧草硒的含量(P<0.01)。放牧试验结束时,施硫酸铵草地的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铜、铁和硒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施硝酸铵草地和对照组(P<0.01), 动物血液锌和硫含量极显著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组(P<0.01)。硫酸铵施肥牧场的乌蒙半细毛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容量极显著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清铜蓝蛋白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和血清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力极显著低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硝酸铵施肥牧场和对照牧场(P<0.01)。血液其他矿质元素和血液指标及血清生化值在2个施肥处理和对照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因此得出结论,草地施肥的种类需要根据土壤矿物质分布和含量情况确定,铜含量低的牧场不适合硫酸铵施肥,硫酸铵施肥明显影响了乌蒙半细毛羊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5.
短期禁牧对天山北坡蒿类荒漠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天山北坡蒿类荒漠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的方法,探讨不同区域荒漠围栏内外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对禁牧的响应规律,分析禁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禁牧能改变荒漠植被功能群结构,禁牧后不同生态经济类群群落盖度和生物量分别上升40.2%~57.0%和44.4%~81.0%;2)荒漠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对短期禁牧的响应较小,但从区域上看,玛纳斯荒漠放牧区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比博乐和奇台显著高16.7%~20.0%,而禁牧区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了8.6%~17.7%;3)短期禁牧有利于荒漠群落稳定性的维持,且稳定性可能与禁牧年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短期禁牧能显著提高荒漠草地生产力,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26.
鉴于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时变性特征,本文运用BEKK-MGARCH、ADCC-MGARCH等模型从条件相关系数角度考察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在描述两者的相关性动态变化方面,考虑非对称性的ADCC-MGARCH模型优于BEKK-MGARCH模型;尽管国债期限溢价与股权溢价之间的条件相关系数大小在短期内会发生变动,但是条件相关系数在正负符号上却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7.
针对木材害虫声发射(AE)信号检测问题,研究杨树木段中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波形特征及其信号的能量,为钻蛀害虫声音的监测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取一段具有麻点豹天牛幼虫的杨树木段,通过采样频率为500 kHz的2通道木材蠕变声发射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原始AE信号。对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滤波后进行小波分解,通过对各层高频信号的分析获取AE信号的频域特征,并对其进行重构与信号解析。结果表明,麻点豹天牛幼虫AE信号的主频主要集中在30 kHz附近,其信号的能量在16:00最高,反映了该幼虫在15:00-16:00较活跃。  相似文献   
28.
以废弃的马尾松针为原材料,制备了易回收的成型马尾松针,并用于含铬(Cr)废水的吸附。通过磷酸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反应将废弃马尾松针成型化,以重铬酸钾溶液作为模拟含铬废水,研究吸附剂投加量、pH、初始浓度等对成型马尾松针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马尾松针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Cr(Ⅵ)溶液,吸附剂投加量为10.0 g·L-1时,Cr(Ⅵ)去除率达到99%;成型马尾松针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先快速吸附、后缓慢达到平衡的过程,对于10 mg·L-1的Cr(Ⅵ)溶液,最终吸附平衡时间为6 h。马尾松针对Cr(Ⅵ)的去除率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 1~4时,去除率超过90%;成型马尾松针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可以由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成型马尾松针去除Cr(Ⅵ)的主要机制是静电吸附、氧化还原和络合作用。研究表明,成型马尾松针在去除Cr(Ⅵ)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可实现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水中有毒重金属去除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9.
袁维  张杰  王崑  洪丽  陈旭  谢福春 《北方园艺》2015,(10):187-189
以黑龙江省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方法对其露营旅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露营旅游存在一定的劣势与威胁,但总体上的优势与机会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朗乡露营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干草调制受限于诸多自然因素,客观上阻碍了该类地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本研究在喀斯特典型地区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选取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高羊茅(Festuca elata)、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菊苣(Cichorium intybu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pratense)、多年生黑麦(Lolium perenne)8种牧草进行田间自然晾晒,记录各时间段牧草的重量、空气温度和湿度,并对历年该地区气候进行浅析,重点分析近3年来4、5、6、7月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变化,通过对该地区8种主要栽培牧草的干燥过程和水分散失规律的研究,结合多年降水和气温变化规律,分析该地区调制干草的可行性,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4种禾本科牧草的干燥速率明显优于3种豆科牧草和菊苣;2)从外观评价角度出发,白三叶、红三叶、菊苣均不适合进行牧草晾晒;3)在选择的影响指标中,对干草晾晒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晾晒时间空气湿度温度;4)综合分析各气候因子,在贵州毕节地区7月份最适合进行干草调制;5)干草调制具备可观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