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231篇
基础科学   110篇
  267篇
综合类   395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270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01.
马铃薯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属无公害产品,是青海省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和良好的饲料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其未来研究开发方向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3.
Recognizing the enormous potential of DNA markers in plant breeding, many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s and plant breeding institutes have adopted the capacity for marker development and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However, due to rapid developments in marker technology,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and the jargon used by molecular biologists, the utility of DNA markers in plant breeding may not be clearly understood by non-molecular biologists.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DNA markers and the concept of polymorphism, linkage analysis and map construction, the principles of QTL analysis and how markers may be applied in breeding programs using MAS. This review has been specifically written for readers who have only a basic knowledge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or plant genetics. Its format is therefore ideal for conventional plant breeders, physiologists, pathologists, other plant scientists an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04.
在对中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历程回顾基础上,本文对新颁布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进行了研究,对其主要特征、标准值内涵及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具体应用等进行了延伸阅读,对中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评价标准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针对农用地土壤环境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新颁布农用地标准宣贯、正确使用等提供资料,以服务于中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风险筛选和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修复和风险管控,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5.
立筒仓局部环流熏蒸杀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粮堆局部处理机对立筒仓进行局部环流熏蒸试验,可有针对性地杀死局部害虫,节省用药量,降低能耗,减少储粮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A. Wu    X. Sun    Y. Pang  K. Tang 《Plant Breeding》2002,121(1):93-95
Homozygous transgenic rice lines expressing snowdrop lectin, 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resistance to the ric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n important rice sap‐sucking pest causing yield losses and serving as vector for some important rice viruses. Insect bioassay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the GNA‐expressing homozygous lines tested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SBPH by decreasing its survival, its overall fecundity and retarding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homozygous transgenic rice lines expressing GNA conferring enhanced resistance to SBPH.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GNA will be useful in rice pest resistance breed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breeding for the control of SBPH, and potentially alleviating damage caused by the viruses it transmits.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现有曝气装置的分析比较,在双膜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管引射式曝气装置,研究了各因素对增氧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有关回归方程式。试验和回归结果显示,曝气装置的截面积比、进气量、曝气深度以及混合室和扩散器的型式等是影响曝气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截面积比可使曝气的动力效率达到某一最佳值,而增大进气量和曝气深度可明显提高动力效率,不同型式的混合室和扩散器对动力效率也有不同的影响。此外,还对该装置进行了污水处理试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从而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曝气装置。  相似文献   
108.
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预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田间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造后的重盐碱试验地的水盐动态连续三年进行了监测和预报研究。在田间,监测了地下水的水位和矿化度、土壤盐分和水分、降雨和农田蒸散量等参数,同时针对现场试验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在土壤盐分输运模型中,考虑动水不动水概念和吸附作用,在解水分运动方程时采用了更合理的改进型Picard迭代差分法。研究表明,在当前的自然因素和农耕活动中,试验地土壤中的盐分达到动态平衡,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进行泛第三极典型地区抽样单元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遥感解译精度评价,提高高分辨率影像的解译正确率,分析解译结果的区域代表性。[方法]于2018—2019年在中国西藏、泰国清莱和巴基斯坦地区分别选取9个、18个、15个抽样单元进行野外调查。以野外调查的土地利用结果作为参照,通过混淆矩阵、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基于Google Earth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和水保措施判读的精度;通过与参考数据集土地利用结构的对比,分析解译结果的区域代表性。[结果]①3个典型样区土地利用解译精度较理想,总体分类精度在80%以上,平均kappa系数分别为0.74,0.75和0.82;②与野外调查结果相比,3个典型样区水土保持措施解译结果比较理想;③遥感抽样解译的结果与GLC 30 m,GLC 10 m数据集的土地利用结构相似度较高。[结论]基于高分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结果与野外调查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且符合参考数据集的土地利用结构,抽样单元遥感解译结果对于土地利用的宏观特征结构有较好的区域代表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0.
建立中国北方苹果主产地苹果始花期模型,分析苹果花期晚霜冻气候风险,为有效防御晚霜冻灾害对当地苹果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指导。该研究选取中国新疆的伊宁、阿克苏、黄土高原的万荣、白水、礼泉、陕州区和渤海湾的福山、熊岳分别代表中国3大苹果产区,利用各区代表站的苹果始花期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建立并检验了不同站点苹果始花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重建了1962-2019年苹果始花期,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晚霜冻气象指标,对苹果花期晚霜冻气候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苹果始花期模型能够在数据独立的情况下较准确地模拟各区代表站的始花期变化,新疆、黄土高原和渤海湾苹果产区内部检验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5~4.8、2.4~5.0、2.3~3.0 d,交叉检验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0~6.6、3.4~6.0和3.6~4.1 d。2)模拟得到的苹果始花期均呈显著提前趋势,趋势系数分别为-1.84~-1.04、-3.09~-2.62和-2.37~-1.88 d/10 a。3)不同区域苹果晚霜冻气候风险有着明显的差异。新疆和黄土高原果区苹果晚霜冻气候风险指数相对较大,其中伊宁最大达2.38,其次是万荣达1.81,而渤海湾果区的福山苹果晚霜冻气候风险指数为0。新疆和黄土高原果区苹果遭受晚霜冻的影响较大,渤海湾果区受晚霜冻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