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8篇
  免费   1360篇
  国内免费   2442篇
林业   2412篇
农学   2890篇
基础科学   1998篇
  3252篇
综合类   8379篇
农作物   1607篇
水产渔业   993篇
畜牧兽医   3249篇
园艺   1108篇
植物保护   146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824篇
  2021年   973篇
  2020年   967篇
  2019年   903篇
  2018年   634篇
  2017年   924篇
  2016年   822篇
  2015年   1112篇
  2014年   1078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86篇
  2011年   1698篇
  2010年   1635篇
  2009年   1497篇
  2008年   1450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1160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581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5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1~2004年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对黑鹳F2的5只雏鸟的人工孵化温度和湿度进行记录。并对人工育雏成活的雏鸟的一系列生长指标如:体重、体长、喙长、翅长、跗跖长和尾长等进行测量,探讨黑鹳体长、体重等生长指标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鹳卵的前中期(1~29d)孵化温度为37.7℃,湿度为55%,后期(29~31d)出雏温度为37℃,相对湿度65%;育雏箱的温度前7d为37℃,以后以每天0.5℃幅度逐渐降低,箱内湿度保持在55%,20日龄后可在室温下饲养;黑鹳F2雏鸟各生长指标的增长呈Logistic曲线。  相似文献   
102.
对潜叶蝇在北方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发生和为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11月潜叶蝇在日光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其中5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是为害高峰期;一日中9:00~11:00、13:00~15:00是潜叶蝇成虫为害高峰期;3月下旬、6月上中旬潜叶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3.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与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缺乏钾素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单茭重减低率与病级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始病期越早,危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病害危害程度与有效分蘖数(孕茭数)减少率、单茭重减低率、产量损失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在产量损失构成中,有效分蘖数的减少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一种监测棉铃虫对Bt杀虫晶体蛋白抗性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诊断试剂盒监测棉铃虫对苏云金杆菌(Bt)杀虫晶体蛋白(ICP)抗性的技术。将1日龄幼虫在含诊断剂量的饲料中(每毫升饲料含Bt ICP0.01mg)取食7天,以生长至3龄以上的个体作为抗性个体的判断指标;筛选出人工饲料中防腐剂剂量的最佳值为每350毫升饲料中含丙酸2.5ml。经对多个棉铃虫不同抗性种群的验证试验,证明诊断试剂盒检测抗性个体频率较为精确且应用简便。  相似文献   
105.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06.
 用培养皿滤纸吸附测定法和不伤根土壤拌菌处理及针刺接种法,测定了大白菜软腐病菌游动性突变体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在其中侵染定殖和扩展的特性。结果表明,游动性丧失和增强的突变体都可以通过种子萌发和主动接触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可以在体内有短期的繁殖,但菌量远低于野生菌。大白菜叶片接种实验说明,这两种突变体也都可以进行短距离扩展,但扩展距离和菌的繁殖量低于野生菌。  相似文献   
107.
等值线制图工具 Surfer在病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rfer系统是美国金软公司开发的专门制作等值线的工具。1997年以来,笔者对其运用于稻飞虱等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方面作了探讨和开发。阐述了病虫分布图的绘制和遮盖图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综述了国内外特种脱水蔬菜的生产状况和趋势,特种脱水蔬菜的加工技术,特种脱水蔬菜生产成果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9.
梁继农 《长江蔬菜》2002,(12):33-34
菌丝融合型测定结果表明,32个茭白纹枯病菌菌株隶属于两个菌丝融合群:30个属AG1群,占测定菌株的93.95%,其中AG1-IA、AG1-IC两亚群菌株依次为24与6,有两菌株为AG4,占6.25%。显然,AG1-IA为优势融合群,占测定菌株的75%。融合群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AG1-IA致病性强,AG1-IC弱,AG4基本不致病。茭白与水稻两种纹枯病菌交互接种,其发病基本一致。由此,作者认为这两种纹枯病菌为同一病原物,或者说茭白、水稻是同一病原物的两个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10.
羊肚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述了近年来羊肚菌营养成分、有效成分,培养技术,以及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