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0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554篇
林业   1133篇
农学   1151篇
基础科学   900篇
  1684篇
综合类   6361篇
农作物   1029篇
水产渔业   607篇
畜牧兽医   1950篇
园艺   907篇
植物保护   680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779篇
  2021年   775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644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727篇
  2014年   754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1156篇
  2011年   1080篇
  2010年   1045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利用酒精、镊子对黑木耳耳片进行组织分离,方法方便、快捷,分离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82.
[目的]明确云南地方稻资源的籼粳属性及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利用云南地方稻资源改良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39对InDel籼粳特异性标记对来自云南12个地州69个县区的406份云南地方稻资源进行籼粳属性分析,通过计算云南地方稻资源在39个InDel位点上的籼粳基因频率,确定其籼粳类型;并对倒伏性、芒长、颖尖色、谷粒形状、株高、穗颈长、穗长、有效穗数、剑叶长、剑叶宽、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结实率、谷粒长和谷粒宽等18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406份云南地方稻资源中有303份籼型稻(典型籼稻、籼稻和偏籼),占74.63%,其中典型籼稻77份、籼稻214份、偏籼12份;中间型资源11份,占2.71%;粳型稻(典型粳稻、粳稻和偏粳)有92份,占22.66%,其中典型粳稻36份、粳稻54份、偏粳2份.籼粳基因频率与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粳型基因频率与穗颈长、谷粒宽、芒长、穎尖色、穗长、剑叶长、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谷粒长和谷粒形状等11个表型性状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其中与谷粒宽(r=0.374)的正相关性最高,与谷粒形状(r=-0.429)的负相关性最高.[结论]云南地方稻资源存在明显的籼粳分化,InDel分子指数法所划分的7种籼粳类型在406份资源中均有出现,且其籼粳属性的分化与多个表型性状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尤其与谷粒宽(极显著正相关)和谷粒形状(极显著负相关)的相关性最高.因此,利用云南地方稻资源进行籼、粳稻定向改良及选育时应综合考虑谷粒宽和谷粒形状2个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受不同卷烟材料参数,即卷烟纸透气度(X_1)、接装纸透气度(X_2)、成型纸透气度(X_3)和滤嘴丝束规格(X_4)的影响,运用均匀设计实验制备了不同材料组合的实验卷烟样品,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与不同材料参数的数学模型,再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边际效应分析,并进一步开展参数优化和实验验证,明确了以上4种卷烟材料参数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卷烟材料对氢氰酸释放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X_2X_4X_1X_3;②接装纸透气度X_2、卷烟纸透气度X_1和滤嘴丝束规格X_4的交互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呈负相关,接装纸透气度X_2的平方、成型纸透气度X_3和滤嘴丝束X_4的交互作用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呈正相关;③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释放量较低的材料参数组合为卷烟纸透气度为100 CU、接装纸透气度为800 CU、成型纸透气度为6 000 CU、滤嘴丝束规格为6.0 Y/17000;④与实验组的最低值相比,氢氰酸释放量降低了40.31%.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究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风险,我们以取食玉米作为对照,开展研究取食小麦对草地贪夜蛾的存活率、取食选择性、生长量和3种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在小麦上的存活率与玉米并无显著差异,高达90%以上。用小麦连续饲喂3龄幼虫7 d,日均体重增加迅速,与取食玉米无显著差异(P0.05)。2龄幼虫取食选择率为小麦玉米,3龄和4龄幼虫的取食选择率为玉米小麦,但均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小麦饲喂48 h后草地贪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和多功能氧化酶含量表现为显著诱导上升,而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无显著变化。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草地贪夜蛾存在为害小麦的风险,应加强草地贪夜蛾在麦田发生情况的监测,同时应重视草地贪夜蛾取食不同寄主对药剂敏感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旨在探明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措施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单作为对照,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显著降低了作物产量,尤其在温带地区。此外,在地面覆盖和豆科作物条件下,间作也降低了作物产量。然而,当降雨量超过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显著增加了29.6%。而当降雨量小于600 mm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18.7%。年均气温也显著影响间作的产量效应,当年均气温高于20℃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了55.1%,长期间作(>5年)有利于提高产量,然而当年数少于3年时,间作较单作却降低了作物产量。高有机质含量(>20 g/kg)和低有机质含量(1 g/kg)条件下,间作均不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与此类似,当土壤全氮高于1.5 g/kg时,间作较单作的作物产量降低48.6%。间作对作物产量的降低幅度在pH 6.5~7.5时是最大的。当土壤有效磷、氮和钾含量分别为>30 mg/kg、 <50 mg/kg和50~100 mg/kg时间作较单作降低作物产量。因此,间作的产量效应受气候、试验年限和土壤性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中国东北漫川漫岗典型黑土区沟道侵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450 km2黑土区进行实测调查,旨在评估研究区沟道侵蚀现状。[方法] 选取沟道侵蚀严重的450 km2的漫川漫岗黑土区为调查区域,首先在谷歌卫星影像上进行侵蚀沟识别和定位,再对侵蚀沟立体形态进行实地测量。[结果] ①研究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8%,6%,1%。②研究区坡耕地占86%,坡度0.25°~3.0°占64%,大于5°的占12%。③共有侵蚀沟1 049条,其中耕地中侵蚀沟577条,占总侵蚀沟条数的55%;沟壑密度1.2 km/km2,按沟壑密度衡量沟蚀强度为中度;沟壑面积比例为2.89%,以此界定沟蚀强度为剧烈。④研究区侵蚀沟平均长度、宽度、深度和面积分别为996,13.1,2.7 m和2.4 hm2。[结论] 漫川漫岗黑土区沟道侵蚀严重,主要危害坡耕地,但侵蚀沟相对较小,易于治理。  相似文献   
87.
PEG引发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萌芽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水势的PEG-6000溶液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2)3h引发处理相对于其他引发时间处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能力,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常规生产上无籽西瓜浸种时间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8.
9香优007系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育恢复系铜恢007与自育不育系9香A杂交选育的新品种.主要特点是:米质优、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DEX) on acute alcoholic hepatic injury in mice an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METHODS: Kunming mice (n=5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10): normal saline control (NS) group, acute alcoholic hepatic injury model (E) group, low-dose (10 μg/kg) DEX (E+L) group, medium-dose (50 μg/kg) DEX (E+M) group and high-dose (100 μg/kg) DEX (E+H) group.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t 6 h after gavage of alcohol or normal saline.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riglyceride (TG), malondialdehyde (MDA), glutathione (GSH)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were measured. The livers were removed for evaluation of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md interleukin-1β (IL-1β) in the liver tissues by ELISA.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ytochrome P450 2E1 (CYP2E1) and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in the liver tissues were evalua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Compared with NS group, the levels of ALT, AST and TG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E group, which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in E+M and E+H groups. Compared with NS group, the levels of TNF-α, IL-1β and MDA were obviously increase in E group, which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in E+M and E+H groups. Compared with NS group,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the content of GSH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in E group, which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E+M and E+H groups. Compared with NS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YP2E1 and NF-κB was obviously increase in E group, which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in E+M and E+H groups. Compared with NS group, ethanol induced marked liver histological injury, which was less pronounced in E+M and E+H groups. CONCLUSION: DEX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mouse liver with acute alcoholic injury by the involvement in the processes of antioxidation and antiinflammation,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CYP2E1 and NF-κB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90.
曹越  李大彪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8):2778-2786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天然脂肪,其可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在各种膳食脂肪和油类中,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乳脂肪是在乳腺中由从头合成或外源摄取的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一种脂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关系着牛奶品质的优劣和乳制品的加工特性。在奶牛的泌乳周期中,乳腺泌乳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内分泌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的合成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作者介绍了氢化可的松、催乳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4种泌乳相关激素对BMECs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即从乳脂合成适宜的激素添加量、激素对乳脂球形态的影响方面初步阐释其调控作用,并从乳脂合成的关键酶及转录因子、激素对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深入阐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研究泌乳相关激素对奶牛乳腺内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