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61.
【目的】基于易腐特性探讨柑橘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特征,对于把握柑橘市场发展规律、促进我国柑橘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日频数据,运用VaR方法和GARCH及其衍生的EGARCH模型,从易腐特性角度比较研究蜜桔、砂糖橘、芦柑、脐橙、甜橙和沙田柚等柑橘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结果】易腐特性是柑橘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即相较弱易腐性的柑橘水果而言,强易腐性的柑橘水果价格波动幅度更大,波动频率更高。风险价值分析结果表明,在90%置信水平下我国各品类柑橘价格波动的风险价值均高于安全阈值,且强易腐性柑橘的价格涨跌风险高于弱易腐性柑橘,表明不同品类柑橘的价格风险与其易腐特性强度密切相关。风险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类柑橘价格波动均具有较强的集簇性特征,且强易腐性柑橘价格波动的集簇性程度普遍高于弱易腐性柑橘,导致其价格风险更加难以预测,可能陷入连续下跌的境地。各品类柑橘价格波动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且强易腐性柑橘价格波动对负向信息冲击的反应更强,更加容易被引发出剧烈震荡。【建议】构建柑橘价格波动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市场风险;推动柑橘贮藏保鲜设施建设,稳定市场价格波动;实施品类差异化的柑橘市场保险机制,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62.
在青海湖南岸的甲乙村以箭筈豌豆(W)和燕麦(Y)以1∶0、1∶1、1∶2和1∶3比例混播,分别对不同时期牧草干草产量、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以确定该地区最佳混播比例和收获时间。结果表明:各处理干草产量在2015年9月底最大,干草产量1∶0、1∶1、1∶2和1∶3混播比例分别为1 155.14、1 997.09、1 946.38、1 967.70 g/m~2。箭筈豌豆单播处理(1∶0)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比其他3种混播比例干草产量约低800 g/m~2(约占41%)。混播处理中,随着燕麦比例的增加,干草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中、酸性洗涤纤维以及粗脂肪含量比箭筈豌豆单播增大。箭筈豌豆单播处理在8月底粗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值为276.47 g/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是混播比例1∶1,1∶2和1∶3粗蛋白产量的1.6倍,1.8倍和2.7倍。箭筈豌豆与燕麦1∶1比例混播9月底粗蛋白产量最高,为364.79 g/m~2,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大约是箭筈豌豆单播处理(1∶0)粗蛋白产量的1.5倍,是1∶2混播比例粗蛋白产量的1.4倍,是1∶3混播比例粗蛋白产量的2.4倍。综合干草产量及粗蛋白产量,该地区箭筈豌豆和燕麦的最佳混播比例是1∶1,牧草最佳收获时间是9月底。  相似文献   
163.
小麦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生长发育关系到小麦最终产量和品质。全球气候变化下频发极端高温或低温灾害,极端气温导致极端根际温度,直接作用小麦根系并影响其生长。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根际温度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根际温度胁迫对小麦根系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针对当前小麦根系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小麦抗逆栽培根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4.
为了进一步明确小麦颖果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盾片的结构特征,以扬麦13为材料,采用超薄切片、显微和超微观察及Image-pro Plus软件图像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小麦盾片在颖果发育及萌发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16d,颖果靠近胚乳的胚周缘细胞由外到内分别分化为盾片上皮细胞和盾片薄壁细胞。在颖果发育过程中,盾片上皮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形转变为细长形,数目逐渐增加,面积逐渐减小。盾片上皮细胞中淀粉粒不断降解,颈部盾片上皮细胞呈细长形,而底部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盾片薄壁细胞淀粉粒不断增多,体积变大。花后16~20d细胞液泡化,积累脂质体和植酸钙镁颗粒,细胞核中核染色质明显降解。在萌发过程中,盾片上皮细胞由不规则形和多边形向圆形转变,细胞的数目先减少后增加,面积先增加后呈减小趋势。薄壁细胞内淀粉体不断变形、塌陷并逐渐降解,蛋白体发生解体,而脂质体先降解而后又重新合成。由以上结果说明,小麦盾片具有吸收转运养分、贮藏养分及保护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5.
为预测西藏自治区在实地调查中不可到达区域内油麦吊云杉的分布情况,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软件和ArcGIS软件预测其在西藏的潜在分布范围,用ROC曲线检测预测精度,用刀切法筛选主要环境变量,并通过主要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分析适宜油麦吊云杉的生态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为0.992,预测精度高;油麦吊云杉在西藏的分布范围主要位于藏东南区域,位于巴宜区、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沿线山地,波密县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沿线山地,察隅县贡日嘎布曲、察隅河沿线山地,左贡县、芒康县南面的怒江、澜沧江沿线山地,与现地调查结果高度契合;年降水量、顶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年均温变化范围等条件对油麦吊云杉分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6.
为了解不同区域可食牧草的营养特征并在后期加以利用,对三江源地区常见可食牧草进行概略养分分析,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并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表明:(1)莎草科物种以及禾本科垂穗披碱草的养分含量与海拔存在一定的相关,在三江源区域的分布为东部和南部较高而西部北部偏低;(2)两种杂类草以及紫花针茅的综合营养价值为西部高于东部,但主要营养物质粗蛋白的含量为东部高于西部;(3)禾本科牧草在盛草期营养价值较低,加之种子针芒的影响不适合放牧,以紫花针茅和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种的草地可在开花结种前进行适度放牧;(4)以矮嵩草和黑褐苔草为代表的莎草科牧草营养好又耐牧,对于以此类物种为优势种的草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区轮牧以防止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