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3 毫秒
31.
中国高粱生产回顾,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悦  石玉学 《杂粮作物》1998,18(1):23-28
中国高粱生产回顾、现状及展望陈悦石玉学曹嘉颖王艳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在提高我国粮食总产和旱坡地单产中曾起过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干旱、半干旱、低洼易涝地区,对稳定当地粮食产量、保证当地人民的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抗药性水平, 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1株西瓜蔓枯病菌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两种药剂对西瓜蔓枯病菌的MIC值, 并测定了吉林省7个西瓜主产区的375株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供试的151株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 接近正态分布; 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203 0±0.135 3) μg/mL和(0.675 9±0.394 2) μg/mL; 两种药剂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20 μg/mL和40 μg/mL。供试375株菌株对两种杀菌剂的抗性频率均为0。本研究结果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后续其抗性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分析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及与农垦农业的差异、农垦农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势,指出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陈悦  翁辰  田敏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5):53-54,83
选取江苏苏北三地区的外出就业的农村已婚女性为调查对象,从工作情况、健康状况、家庭地位、权益保障以及业余生活五个角度对其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为改善其生存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对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f.)茎基腐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病害由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AG4-HG-Ⅰ融合群引起。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较适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生长较佳的培养基为OA和PSA,较佳的碳源为D-(+)麦芽糖、α-乳糖和可溶性淀粉,较佳的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pH=7时菌丝生长最好;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影响;菌丝致死条件为51℃、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3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300亿个· g-1内生芽孢杆菌WP、1000亿个· g-1枯草芽孢杆菌WP、25%肟菌·50%戊唑醇WG、40%氟硅唑EC敏感性较高,对其EC50<1.0 mg· L-1,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非洲凤仙茎基腐病的首选杀菌剂。  相似文献   
36.
高粱不同品种茎、叶形态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嘉颖  陈悦  王颖 《杂粮作物》2003,23(3):159-161
对8个高粱杂交种的茎、叶的形态生理指标进行比较。以7050A、9198亲本系组配的杂交种茎粗系数较大,抗倒伏性强,利于稳产。高粱单株叶面积生长至“S”形曲线发展。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抽穗开花期,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的引进大果沙棘品种受到了沙棘枝干枯萎病的严重危害,导致大面积沙棘人工林死亡。通过对青海大通、新疆额敏和黑龙江绥棱沙棘基地感病沙棘症状的连续观测,发现严重感病沙棘叶片提前褪绿变黄并萎蔫脱落,枝条上形成凹陷的椭圆形褐色或黑色病斑,病斑随着病情的加剧可能连接成片状并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导致树皮皱缩开裂,最后导致部分枝条或全株逐步死亡。沙棘枝干枯萎病主要在树龄3年以上的植株上发生,持续干旱或者秋季多雨的天气状况会加速感病沙棘的死亡。鉴于病害通常在沙棘根颈部出现树皮开裂的症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除草等农事操作过程中对沙棘根颈部的机械损伤,加强对病害的有效预防。通过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3种对病原菌拟枝孢镰刀菌抑制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分别为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烯唑醇(1000倍液)和1%申嗪霉素(1000倍液),为沙棘枝干枯萎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8.
研究旨在利用高通量芯片数据对温氏集团某核心场3334头美系杜洛克猪的生长性状和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以期为杜洛克猪的生长性状和体尺性状遗传评估和改良提供参考。利用GCTA软件的REML方法对上述杜洛克种猪个体的50 k SNP芯片数据和达100kg体重日龄(AGE)、达100kg日增重(ADG)、达100kg体重背膘厚度(BF)、达100 kg瘦肉率(LMP)、体长(BL)、体高(BH)、管围(CC)、腹围(AC)、胸围(CHC)和腰围(WAC)性状的表型值进行分析,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固定效应包括场、年、季节和性别。结果表明:AGE、ADG、BF、LMP、BL、BH、CC、CHC、AC和WAC的遗传力分别为0.40、0.41、0.31、0.39、0.16、0.17、0.16、0.05、0.03和0.14。此外,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变化范围介于-0.98~0.99,部分性状间呈强相关性,可对美系杜洛克种猪的相关性状进行协同选择,进而加快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相似文献   
39.
摘要:【目的】苹果树修剪掉的枝条是果园最常见的废弃物,探究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用直接还田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提高果园废弃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试验以14年生乔砧红富士果树为对象,将冬季修剪无病虫害的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处理,连续开展了2年定位试验,研究其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比,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主要养分含量,苹果废弃枝条L5(10kg/棵+有机肥60kg/棵)和L6(苹果废弃枝条10kg/棵+有机肥70kg/棵)对果园有机质、碱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最高,且L5和L6之间差异性不显著;2)与对照比,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普遍提高单果重、单株结果量和单株产量,2年定位试验中均是L5和L6提高量最高;3)与对照比,苹果废弃枝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2年定位试验处理相比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提高范围不显著,L5和L6提高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94%~12.86%、L5提高量最高。【结论】苹果废弃枝条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改善,L5为最佳配比比例。  相似文献   
40.
以红枣汁作为发酵对象,旨在生产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功能性成分的乳酸菌饮品。通过对5种乳酸菌进行筛选,探究谷氨酸钠(sodium glutamate,MSG)、氮源、可溶性固形物、MgSO_4、KH_2PO_4单因素添加量对GABA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各单因素添加量进行优化,以提高GABA产量,并分析红枣汁发酵前后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添加5 g/L MSG、11 g/L氮源、可溶性固形物20%、0.4 g/L MgSO_4、15 g/L KH_2PO_4时,GABA产量为412.54μg/mL;发酵后的红枣汁中总酸质量浓度上升至20.63 g/L,还原糖质量浓度下降至69.82 g/L,总酚在60 h时最大值为3181.64 mg/L,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