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摘要:湖北省的樱属植物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调查发现的野生樱花种类有15种,樱属植物野生资源自然群落分布点有25个,集中分布于鄂东南、鄂东北的幕阜山系与大别山系,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主要400~1300m。并从鄂东南的华中樱群落中收集到12个华中樱自然变异单株,开展自然变异单株选育,通过无性繁殖从中选育出性状稳定的‘GX01’’GX03’‘GX04’‘GX07’等4个华中樱自然变异株。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采用查阅文献,访谈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海南海桑的资源分布现状、群落结构、地形地貌和生境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海桑天然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2)天然分布的海南海桑倾向于生长在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的中、低海水盐度条件下的中、高潮带滩涂,该物种具一定耐污能力,对沉积物要求不甚严苛;3)天然分布的海南海桑所处的群落结构相对完整且稳定,海南海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自然发展下去,其个体数量会逐渐减少。通过研究分析,提出3项保育策略,即:建立资源档案,加强监测与保护;修复生境,促进物种自然更新;人工培育苗木,开展回归种植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种群的动态变化,以保护区内建设的1 hm2的固定样地中的红海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区域的红海榄种群径级结构为不规则的金字塔型,Ⅰ~Ⅲ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48.8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2)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反映出该区域的红海榄种群为增长型的种群,但种群较为不稳定,外界干扰下种群数量增长趋势不显著。(3)红海榄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类型。(4)红海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的红海榄种群的在低龄级的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较为剧烈,发展到高龄级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平稳。(5)红海榄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也反映出,红海榄种群当前虽然低龄级的个体数量较多,但未来几个龄级时间后,能发育到较高龄级的个体相对较少,未来的种群将以中高龄级的个体为主体。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海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其种群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低龄级阶段种群动态变化较为激烈,中、高龄级阶相对较为平稳。因...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海桑属植物人工育苗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的防治技术是红树林海桑属植物育苗成败的关键,以下结合多年的育苗实践经验,介绍灰霉病在海桑属植物育苗中的病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规律、防治技术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对红树植物海漆的采种、种子贮藏、育苗、苗木生长等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东寨港海漆植物最佳采种期为5月下旬到7上旬;种子不耐贮藏,应随采即播;采用营养土育苗为好,播种发芽率为78.3%;育苗6个月平均高为33.5cm,平均地径为0.38cm。在育苗过程中遇干旱海水盐度升高或低温时,均可抑制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海南岛城市化扩张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揭示碳储量时空格局演变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198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反演1980—2020年海南岛碳储量时空变化,并耦合FLUS模型和InVEST模型模拟自然发展情景、快速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3种发展情景下2030年海南岛的土地利用和碳储量变化情况。[结果] ①海南岛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1980—2020年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尤以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最快,增幅为83.4%。②海南岛碳储量总体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1980—2000年碳储量变化较小,降幅约0.03%。2000—2020年海南岛城镇化进程加快,碳储量损失也随之加剧,年均损失约372 t,累计损失碳储量7 439 t。③未来建设用地仍会继续扩张,受此影响3个情景下2030年海南岛碳储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快速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变化量最大,碳储量最易流失,自然发展情景次之,生态保护情景变化最小。[结论]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加强中部山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生态区位的保护力度,优化土地利用格局,严格控制林地、耕地和湿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提高固碳增汇效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寨港典型红树林区底栖动物多样性特征指数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树林区不同红树林群落及环境变化与底栖动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为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方法选取采样点,对东寨港北港、三江典型红树林区底栖动物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等特征指数进行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红树林群落对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北港区和三江区的红树林底栖动物组成及数量分布都存在差异;北港红树林区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栖息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08.69 g.m-2、683.33个.m-2和1.157 1,三江红树林区分别为:214.60 g.m-2、547.00个.m-2和1.037 2;[结论]北港红树林区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比三江红树林区丰富。底质和盐质等生境条件以及红树林群落的高度、郁闭度和林下通风透光等生态特征的差异都是造成红树林底栖动物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方面从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出发,分析了影响红树植物的因子,对苗圃选址提出见解;一方面介绍了红树植播种、移植、病虫害防治等育苗技术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9.
陈伟  钟才荣 《热带林业》2006,34(4):26-27
当前我国东南沿海兴起营造红树林的高潮,培育优质苗木供应造林需要是当务之急。根据经验对白骨壤育苗采种、催芽、播种、营养土的配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作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20.
卵叶海桑的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叶海桑 (Sonneratiaovata)可适应土壤结实、贫瘠 ,水分较低的残次林地造林。一年四季均可播种。种子发芽期间 ,水分盐度控制 5‰以内 ,幼苗控制 8‰以内 ,随着幼苗的长大逐步提高水分盐度。造林季节 3~ 8月 ,在裸滩造林 ,造林密度 3m× 4m或 4m× 4m ;残次林改造 ,造林密度 4m× 5m ,4m× 6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