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决象草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污染问题,提高象草组织培养的成功率。本研究运用正交设计实验设置自来水冲洗、0.1%升汞浸泡和2%次氯酸钠浸泡3因子的不同消毒组合,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象草腋芽外植体消毒灭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草腋芽外植体消毒的最佳组合为:自来水冲洗60min,0.1%升汞浸泡25min,2%次氯酸钠浸泡20min。该组合不仅能使污染率降低到13.33%,同时又在外植体的承受范围之内,没有对外植体造成伤害,本文结果将为象草的离体再生培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2.
为了比较牧草新品种紫色象草的生产价值和营养价值,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试验采用与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对比方法,在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进行产量比较,在营养价值中进行花青素、胡萝卜素含量比较.结果表明:品比试验增减产3.54%~-12.94%,除天等试点减产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余不显著(P>0....  相似文献   
63.
木虱是危害银合欢生长的大敌,受害后叶产量大减。然而,不同品种的银合欢的抗虫力不一。本试验参试品种12个,在木虱爆发期间,每月定期观察各品种中的卵、若虫、成虫变化情况和用九级法确定受害程度。试验结果,在三个月的严重入侵期内,各品种均发现木虱卵、若虫、成虫:88006的成虫数最多,而受害程度最轻;88010、88001和88005的成虫数中等,但受害最重。结果表明,在木虱周期性危害的地区,首选可替品种为88006,其次为88009、88002。  相似文献   
64.
农业技术推广与生态农业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琼才  赖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82-382,385
生态尤其农业生态是全球必须正视的问题,它是农业乃至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探讨了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农业推广的关系,并分析指出了今后农业推广为保护生态农业而应采取的策略及其具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冬季豆禾牧草混播技术与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牧草混播牧草混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品种同时在同一块地上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是牧草种植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1]。它不仅能获得较高产量的优良牧草,并且能使人工草地中各个品种之间保持适宜而恒定的组成,保持草地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合理的亚热带地区冬季牧草高产、高品质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分别与4种豆科牧草苕子(Vicia dasycarpa)、豌豆(Pisum sativum)、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进行混播,测定不同组合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特性指标。结果表明,混播组合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鲜草产量以及良好的营养特性;在刈割3次的情况下,多花黑麦草+紫云英、多花黑麦草+豌豆、多花黑麦草+白三叶、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苕子+紫云英组合的鲜草总产量分别为44 863.33、43 923.33、47 003.33、46 470.00和37 970.00 kg·hm-2,豆禾比分别为0.076、0.198、0.085、0.116和0.137;在品质方面,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白三叶组合的营养产出量较优,但前者粗蛋白总产量最高,各项营养产出量中,多花黑麦草+豌豆组合与多花黑麦草+紫云英组合较接近,但稍低于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白三叶两个组合。综合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和品质,以多花黑麦草+苕子和多花黑麦草+豌豆两个组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67.
缅甸于1988年将国名定为"缅甸联邦",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已有2 500多年,被誉为"佛塔之国"。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其成为旅游胜地。缅甸是个农业国,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达60%。近年来,缅甸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畜牧业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全国共有牛、羊、猪等牲畜  相似文献   
68.
我国南方柱花草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柱花草是多年生豆科植物,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放牧和刈割兼用型豆科牧草,宜于在我国南方热带地区种植。它适应性强,耐酸瘠土壤,产量高(热研二号柱花草干物质年产量可达(15.0~22.5t/hm^2),品质好,营养丰富,兼具饲料、绿肥、水保的功能。柱花草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并具大量根瘤菌,有固氮改土培肥、保持水土的作用(种植柱花草后,每公顷每年可固氮225~300kg);与果木间作,还可节省除草等田间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69.
2008~2011年调查广西本土野生草本植物资源,对具有高纤维、高能量的禾本科草本植物GM008、GM003、GM002号斑茅进行野生驯化与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种野生斑茅平均年产干物质分别达到(25.16±2.45)、(20.47±6.37)和(11.27±0.18)t/hm2,粗纤维、半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燃烧热值等能源指标均高于对照20%~30%,具有较好的能源用草潜力。  相似文献   
70.
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beck.)Merr.),原产于南美洲,后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其茎叶青嫩多汁、叶量多,占整株的43.89%,基部各节生不定根,具有分蘖率高、再生性强等特点,家兔、鹅和鸵鸟等草食动物喜食。除此之外,蟛蜞菊还是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良好植物。文章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蟛蜞菊的栽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