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充分了解Rumex k-1在广西的生长性能,以便大量推广应用,为畜牧业生产发展服务。我们于2000年10月开始进行相关试验至2004年11月结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摩特矮象草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解  赖志强 《水利渔业》1993,(6):37-37,49
摩特矮象草又名美国矮象草、矮象草,是一种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年生饲料牧草。1987年广西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引进了该草,1988年开始应用于养殖草鱼,迄今已推广近千公顷。摩特矮象草养鱼投资小、饲料效率高,对土地条件无严格要求,管理较粗放,且较耐寒,能广泛应用于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53.
矮象草及其栽培利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4.
907柱花草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梁英彩  赖志强 《草业科学》1998,15(2):27-29,34
907柱花草是从184柱花草群体中筛选出较抗病单株,经钴60辐射处理育成的抗病新品种。鲜草产量比对照种184柱花草增产11.7%以上,种子增产27.4%,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1%。可供抗病育种选用。也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2007~2008年对拉巴豆、184柱花草、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四种豆科牧草进行了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的测定及比较试验。经过2年观察测定,四种牧草均能适应本试验区的环境条件,拉巴豆的鲜草产量最高达3 405.2kg/亩,比184柱花草、圆叶决明、羽叶决明分别提高33.1%(P〉0.05)、37.5%(P〈0.01)和43.8%(P〈0.01)。试验结果表明,拉巴豆苗期生长快、再生性好、鲜草产量高、粗蛋白质含量高,有望成为我区乃至南方地区新的豆科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56.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选择6个从广西引进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结果得出玉美头102、G06-1、G06-23个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表现较好,适宜在黑龙江省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7.
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牧草矮象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0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矮象草具有适应性与抗逆性强、产量较高质量好、粗蛋白质含量与消化率高、叶量大利用率高、动物利用增产效果显著的特点,是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索台湾象草在奶牛生产中的饲用价值,为台湾象草饲喂奶牛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泌乳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由台湾象草及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成的日粮,饲养试验为期90 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产奶量相对提高了16.55%,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相对提高了17.76%,乳脂率相对提高了66.98%,乳总固体物相对提高了28.5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9.
为了遴选适合广西地区冬闲田种植的豆-禾牧草混播组合,选用苜蓿、豌豆、苕子、紫云英和白三叶等15种豆科牧草与黑麦草进行混播,测定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营养成分和粗蛋白总产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苕子产量为12 026 kg/hm~2,与其他豆科牧草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豆-禾牧草混播组合中毛叶苕子+黑麦草鲜草和干草总产量最高,分别达34 299 kg/hm~2和5 769 kg/hm~2;苕子+黑麦草粗蛋白净产量最高,为1 004.25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混播组合(P0.05);白三叶+黑麦草混播组合产量最低,平均鲜草产量为25 662.67 kg/hm~2;说明毛叶苕子+黑麦草是综合生产性能最优的豆-禾牧草混播组合,值得在广西地区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为全面评定蟛蜞菊的安全性,在进行蟛蜞菊对肉兔的慢性毒性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采用灌胃法,通过对小白鼠的脏器系数比较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测定了蟛蜞菊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如下:①试验结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小白鼠都无死亡;②宰杀的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③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④试验组小白鼠肝脏的组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其他脏器正常。研究结果表明,蟛蜞菊可安全用于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