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肖剑 《绿色科技》2014,(7):260-261
简要分析了天山中东部山区森林防火的现状,从管理、防扑火技术、法制化建设以及预测预报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天山中部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长期以来,中国在化肥施用中品种相对单一,肥料利用率低下,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健康.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利用天然、半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包膜主成分,研发出了30~360 d可人为控制养分释放、肥料养分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的控释肥料.研究表明,控释肥料可基本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损失,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3.
温州郊区某专业户饲养母猪45头,2003年11月底曾出现3头母猪死胎和弱胎现象.12月共有8~20日龄存栏小猪60多头,其中有40头发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死亡10头.2004年1月,新出生仔猪6窝,其中出现5窝是整窝腹泻,另外1窝12头仔猪中有8头腹泻.先后使用林可霉素、先锋霉素V、土霉素、头孢拉定、诺氟沙星、磺胺嘧啶、杀利王等药物治疗无效.注射阿莫西林和地塞米松混合合液后症状减轻,但仍未控制本病.该场母猪在产前30d均注射过大肠杆菌苗和蓝耳病弱毒苗.  相似文献   
44.
规模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采用血清学方法对2004年~2007年温州市11个县(市、区)部分规模猪场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猪血清样本1071份,经检测阳性531份,阳性率为49.58%(531/1071)。按不同年份分析,2004年该病阳性率为38%(76/200),2005年为43.92%(130/296),2006年为56.28%(121/215),2007年为56.67%(204/360);按不同年龄段分析,哺乳仔猪阳性率为44.56%(86/193),保育猪为40.28%(114/283),育肥猪为50.36%(140/278),经产母猪为60.25%(191/317)。试验结果表明,温州市规模猪场的PCV-2感染情况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除哺乳仔猪外,不同年龄段生猪随着年龄的增长PCV-2抗体阳性率递增。  相似文献   
45.
"创业的道路很多,但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更容易获得成功" 1988年,桃源"6名大学生不当国家干部当猪倌"的新闻轰动一时,6人中就有陈琼武。毕业于武汉粮食学院饲料系的他,一心想干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46.
2001年5~6月间,浙江某地部分养猪场发生一种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产弱仔;或初生健康仔猪2~7日龄突然整窝发病,1~2d后全部死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流行病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47.
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本市一个年度所抽检的568个养禽场的鸡、鸭、鸽子等共计10233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分析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温州市养禽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2.0%,免疫合格禽场所占的比率为73.1%。对不同地区、不同禽场、不同禽类的免疫效果分析也存在差异。在11个县(市、区)之间比较,以鹿城区的抗体合格率最高,达到92.4%;在568个不同禽场之间比较,以鸭场获得的合格比率最高,达到82.9%;在鸡、鸭、鸽等3个不同禽类之间比较,以鸭获得的免疫效果最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9.5%,与鸡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鸽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8.
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42,自引:17,他引:142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控释肥料氮的释放速率与水稻吸收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控释肥料氮的释放速率在水稻生育前期高 ,但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逐渐降低。水稻从 70日型控释肥料中吸收的氮遵循三次曲线 ,因此 70日型控释肥料能够满足水稻本田生长期对氮的需要。施用控释肥料的水层含氮量极低 ,且无可见的水藻生长 ;而施尿素的水层则尿素N和NH4+-N含量高 ,水藻活动繁茂 ,滞留于水层的肥料氮 5~ 6d内迅速地降至无氮对照水平 ,氨的挥发损失和氮的反硝化损失大。控释肥料氮的利用率高达 72.3% ,比尿素高出 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9.
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的去向及利用率   总被引:57,自引:11,他引:57  
通过土壤渗漏装置、微区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氮素的去向和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能明显地降低氨挥发、淋失和硝化—反硝化的损失。控释氮肥处理的氨挥发量比尿素降低54.0%,氮淋失量降低32.5%。尿素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占施入氮量的34.5%,而控释氮肥的只占2.0%;控释肥料与尿素氮在0—80cm土层中的残留率相近。控释氮肥一次性全量作基肥施入土壤,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65.6%,比尿素(基肥+追肥)高出32.2个百分点。控释氮肥的农学效率显著地高于尿素。  相似文献   
50.
控释氮肥调控水稻光合功能和叶片衰老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以杂交水稻组合八两优100和威优46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控释氮肥对水稻光合功能衰退和叶片衰老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控释氮肥对延缓早、晚稻功能叶的衰老和延长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均具有明显的效应。与施用尿素的处理相比,施用控释氮肥后,早、晚稻生育中、后期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且与尿素间的差异随着水稻生育进程而增大。不同时期控释氮肥处理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也均显著地高于尿素处理。此外,施用控释氮肥能显著地提高生育中、后期功能叶中的SOD、POD等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降低功能叶中的丙二醛含量。施用控释氮肥对功能叶中的IAA、ABA含量具有明显的调控效果,早、晚稻各时期控释氮肥处理的IAA含量均显著地高于尿素处理,而ABA含量显著地低于尿素处理。由于控释氮肥对水稻的上述调控机理,因而,在水稻上施用控释氮肥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