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几种南方高产象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在南方种植的高产优质象草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桂闽引象草等3个南方高产象草类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佳,营养丰富,鲜草产量及干物质产量均居3个供试品种的首位,鲜草产量达(290.73±24.47)t/hm2,比另外2个品种分别高14.08%、25.00%,差异显著(P0.05)。说明桂闽引象草是南方优质高产象草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2.
为了究研白花扁豆在广西最适合种植的密度,对5个不同密度(播种量)试验组进行3次测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区鲜草产量最高的播种密度为A组(30cm×20cm),其次分别为B、C、D、E组。从本试验结果看,白花扁豆鲜草产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与播种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全混合发酵饲料,得到最优的组合方式。选取28头4月龄左右的健康水牛公犊[(88.9±20.1)kg],随机分4组,每组7头。试验组一为构树+紫色象草,第二组为紫色象草,第三组为甘蔗尾,第四组为桑枝+紫色象草。试验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正试期内测定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计算经济效益;最后5 d用全收粪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最后1 d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以构树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构树组高于紫色象草组、甘蔗尾组,且差异显著(P<0.05),与桑枝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桑枝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构树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NDF、ADF表观消化率均以紫色象草组最高,甘蔗尾组最低,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除总蛋白和谷草转氨酶外,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盈利构树组比甘蔗尾组高出47.6%。结论:紫色象草与构树、桑枝配合饲喂效果优于紫色象草单独饲喂,亦较甘蔗尾单独饲喂要好。  相似文献   
44.
bHLH转录因子家族不仅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和次生代谢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基因组水平对重要饲草及能源植物象草的bHLH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鉴定及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数据及定量RT-PCR分析了象草bHLH转录因子对赤霉素(GA_(3))和多效唑(PAC)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象草中共鉴定出229个具有完整保守结构域的bHLH基因家族成员(CpbHLH001~CpbHLH229),不均匀地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29个CpbHLHs可被分为18个亚类,其中C亚类的成员数量最多,为41个;此外,相同亚家族中的大多数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基于转录组数据的表达谱分析结果发现,多数bHLH基因在象草茎尖组织中均对GA_(3)和PAC有响应。随机挑选9个表达量较高的基因进一步通过qPCR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经外源GA_(3)和PAC处理之后,这9个基因因不同处理而差异表达,表明这9个基因可能与GA_(3)和PAC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象草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在分析广西大化县石山区生态特征基础上,通过畜牧科学养殖、农作物科学栽培、森林科学培育的有机结合,走生态与经济结合的生态恢复路线,经过5年的试验与实践,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作物产量、保护和增加森林资源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石山区生态恢复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46.
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cv.Gui Min Yin)2003年从台湾引进,经过单株筛选,几年的扩繁,筛选出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桂闽引象草新品种.桂闽引象草品种试验产鲜草154 067 kg/hm2,比对照品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126 717.4 kg/hm2,提高了21.6%,比华南象草产量109 187.4 kg/hm2提高了43.7%;区域试验、大田生产年产鲜草1.8~2.8万kg/hm2,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增产10%~20%;粗蛋白质含量达10.5%,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提高11.7%,氨基酸含量达7.89%;2010年通过审定登记为国家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47.
高产优质豆科牧草拉巴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巴豆[Lablab purpureus(Linn.)Sweet],别名眉豆、扁豆,原产澳大利亚,近年来在我区有较大种植面积,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现已成为广西主要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我们经过几年种植试验,对拉巴豆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生产性能、栽培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观察研究,为生产上种植利用拉巴豆,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8.
2003-2006年通过对12个牧草品种的株高、产量、营养成分等指标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混播牧草中生产性能较好的禾本科牧草有巴拉草、非洲狗尾草、宽叶雀稗、狗牙根和坚尼草,豆科牧草有合萌、184柱花草,适宜在广西红壤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9.
不同种植密度对桂闽引象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合理的桂闽引象草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牧草生物产量。本试验在土壤较肥沃的地块上,通过设置桂闽引象草4个不同的种植密度处理,即株距相同、行距不同,测定生物产量、株高、分蘖等指标。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在株距40cm、行距60cm时,比其它种植密度的鲜草产量高,达245.9t/hm2,因此适宜的栽培密度可提高牧草种植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索圆叶舞草作为兔饲料的应用效果,试验选取50日龄健康肉兔3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Ⅳ和Ⅴ(对照)组,每组6只,Ⅰ~Ⅳ组分别饲喂不同定量的全价配合饲料和不限量的圆叶舞草鲜草,对照组仅饲喂全价配合饲料,60 d后,对采食量、生长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Ⅳ组和Ⅲ组的试验肉兔增重效果最明显,日增重达(25.75±3.00)g、(24.50±1.95)g,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0.72%和14.86%;其中Ⅲ组干物质的转化效率最高,每生长1 g兔肉仅消耗圆叶舞草和配合饲料干物质2.99 g,较完全饲喂全价饲料节省全价饲料4.0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