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葛藤是一种畜禽喜食的优质豆科牧草,其根、茎、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本文对葛藤的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收割、利用及种子生产技术进行了综述,可为葛藤在生产上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毛豆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山毛豆(Tephrosia canadida DC.)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进行了山毛豆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在饲粮中用山毛豆叶粉替代20%、40%和60%的基础日粮饲喂小白鼠,对各组小白鼠的采食、生长、脏器系数及组织切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小白鼠活动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小白鼠都没有死亡;②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③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40%和60%试验组小白鼠肝脏、肾脏的组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其他脏器均正常。研究结果表明,山毛豆草粉可安全用于动物饲料中。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解决岩溶地区生态与畜牧业矛盾的现状,在岩溶地区建立灌草结合模式进行了放牧山羊试验。结果表明:秋冬季节由于牧草枯黄,草地放牧家畜体重很难维持,但灌草模式放牧仍可增重4 431 kg,效果明显;通过放牧,灌木林内土壤肥力产生了改变,土壤有机质增加,pH值升高,酸性减弱,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化。  相似文献   
15.
紫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cv.Red)原产巴西,2003年引进种植,2009年审定登记为广西农作物品种。紫色象草是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特点是无性繁殖、耐寒、抗逆性强、分蘖多、再生性强、鲜干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干物质中木质纤维素含量高、燃烧后热值高,是优质高产的能源用草本植物。同时其鲜草品质优、适口性好,是草食动物的优质饲草,并广泛用于水土保持、土壤改良、荒坡绿化等。文章介绍了紫色象草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利用价值、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我区奶水牛饲养迅速发展,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大部分农户由于缺乏科学饲养奶水牛的知识,仍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来饲养乳牛.青粗饲料以象草、木薯渣和农副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人工种植管理下桂闽引象草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式,以氮、磷、钾肥为试验因子,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法对桂闽引象草的高产施肥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尧钾配比平衡施肥,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其中以N2P2K3施肥效果最佳,即每公顷施用氮肥300kg、磷肥150kg、钾肥200.1kg,年鲜草产量达262.63(±29.75)t,折合干草产量56.41(±4.03)t,比对照(无肥处理)分别增产118.30%和121.81%;桂闽引象草蛋白质含量为12.15%,比对照增加69.6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桂闽引象草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闽引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in.)是由台湾畜产实验所选育的狼尾草台畜草二号,经过广西畜牧研究所进行的为期7年的引种、品种、区域、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桂闽引象草,俗称台湾象草。该品种耐寒,耐旱,抗倒伏,抗病虫性强,一年种植可利用多年,产量较高,叶片茸毛少,品质优,适口性好,牛、羊、兔、鱼、鹅、鸵鸟等草食动物喜食,并可用于保持水土、荒坡绿化,是一种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新品种。文章通过总结桂闽引象草的特征特性、饲用价值、栽培技术、利用技术等,为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紫色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b cv. Purple)的产量、品质特性及适应性,为其新品种审定及饲草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色象草为研究对象,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凌云和天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11~2013年在海南澹州、福建福州和广东湛江参加品种区域性试验,测定其株高、干草产量、茎叶比、营养成分等综合性状,并与热研4号王草(P. purpureum ×P. americanum cv. 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 purpureum Schum cv. Guiminyin)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紫色象草的平均株高706.54 cm,比热研4号王草、桂闽引象草分别低5.92%和8.44%;2007~2009年在广西南宁、凌云和天等3个试验点的平均十草产量为32.74±3.28 t/ha,2011-2013年在海南澹州、福建福州和广东湛江3个区域性试验点的平均十草产量为22.41±2.23 t/hm2,干草产量虽然比两个对照品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紫色象草的茎叶比0.98:1。与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相比,其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分别降低4.76%和2.78%,中性洗涤纤维降低5.07%和2.22%,酸性洗涤纤维降低2.54%和1.99%;而粗脂肪分别提高64.29%和43.75%,钙含量提高28.00%和33.33%,磷含量提高9.68%和22.73%,氨基酸总量提高43.23%和68.41%,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400.00%和216.90%(P<0.05)。[结论]紫色象草的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饲养草食动物的优质牧草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象草产业机械化进程提升空间很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有待提升.本文分析象草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重点阐述了象草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茎要求、田间管理、收割、加工和贮存等环节,为象草产业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