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6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55篇
  37篇
综合类   59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41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利用视角下全国粮食生产时空特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及各项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方法(LMDI)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解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四大因素,研究1996—2016年其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空间上呈现南部地区减少、北部地区增加的趋势,导致全国粮食产能重心北移。2)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这些技术因素均是促进因素,其中单产提高对总产量提升贡献最大;期间耕地面积下降与种植结构调整则是粮食产量的抑制因素。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不可避免,保证粮食安全不但需要严格保护耕地,而且必须强化"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与复种指数,以稳定与优化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基于耕地面积、质量和产能3个方面的耕地保护综合预警系统,对区域耕地综合保护状况进行临界警戒。采用负数原则方法划分警情阈值,建立多种模型分别计算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发现,耕地面积与产能之间为正比关系,但耕地质量与产能及面积之间均非正比关系,与耕地质量相比,耕地产能更能体现区域耕地的健康状况;耕地质量建设可以在耕地面积无法平衡的情况下提升区域耕地质量和产能;耕地面积、质量与产能是耕地保护的不同方面,集合3者的耕地保护综合预警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区域耕地保护的效果;对耕地保护综合预警结果和原因的分析可以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耕地保护综合预警系统可以对区域耕地保护状况进行科学预警。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落实省市生猪产能恢复三年行动支持政策,全面落实中、省、市恢复生猪生产各项政策措施。全县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县生猪生产恢复较为缓慢,要按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差距,为此,近期我们组织专人对汉中山区县生猪产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的进一步认识,从耕地的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和工程5个维度出发,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再运用加权求和法和影响因素逐级修正法构建模型,对广东省新兴县的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兴县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为良等、中等和低等,主要为低等,耕地产能评价结果介于7~11等,主要为8、9等;耕地质量指数(不计入生物特性)和国家自然等指数、耕地产能指数和国家利用等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耕地质量等别和国家自然等、耕地产能等别和国家利用等之间衔接良好;与农用地质量分等体系相比,采用该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整治项目建设前后耕地等别变化进行分析,更能体现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等别的提升效果。构建的县域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区域实际,评价结果与农用地质量分等结果衔接较好,且能够相对较明显地体现土地整治项目在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方面的功效,可为土地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表土对于作物生长至关重要,表土层厚度影响着耕地产能的大小,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具体的研究,明晰耕地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耕地产能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量耕地被建设占用,表土遭到破坏,研究表土厚度与耕地产能间的函数关系,促进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本研究以沈阳市浑南区、康平县等四区三县市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质地、灌排能力、化肥使用强度、表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作方式、耕地产能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获得调查样点数据491份。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影响耕地产能的其他因素的稳定水平,筛选出只有表土层厚度作为自变量样本点容量,运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构建函数方程分析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表土层厚度在5 cm至24.5 cm之间时,表土层厚度与耕地产能存在对数函数关系,所构建函数方程为y=5144.6 ln(x)-2995.2(5≤x≤24.5);耕地产能随表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增加,在表土层厚度为24.5 cm时,耕地产能达到最高为13960.59 kg hm-2;对表土层厚度薄的耕地进行表土层厚度增加,耕地产能提高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粮改饲",提高种养效益,本研究比较了4个玉米(Zea mays)品种和4个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的产能,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关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良青贮品种。结果表明,种间或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和产能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玉米生长期为99~116 d,甜高粱为124~175 d;玉米的叶片数约为14片,甜高粱为8~23片;玉米株高为225.8~281.5 cm,甜高粱为165.3~338.8 cm;玉米青贮产量为40.2~83.9 t·hm~(-2),甜高粱为35.6~125.3 t·hm~(-2);玉米干物质产量为12.0~25.1 t·hm~(-2),甜高粱为10.7~37.7 t·hm~(-2)。产量最高的玉米品种为‘DB08’,甜高粱为‘极光’,比对照籽粒型玉米品种‘强盛58’分别增产了84.5%和211.6%。营养分析发现,玉米和甜高粱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等营养物质种间或品种间均存在差异,且各单一最优营养指标并不聚集于同一品种中。综合考虑青贮产量和反刍动物营养需求,本研究建议选择玉米‘DB08’和甜高粱‘极光’作为青贮饲料在关中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耕地产能评价对于耕地资源保护及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耕地产能评价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及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常州市钟楼区的耕地产能进行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气候、自然因素和技术水平综合指标的耕地产能评价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钟楼区耕地产能等别分为6等和7等,其中6等地占比达到97.55%,等别空间分布呈现出城区内部街道低、外围地区较高的格局;耕地产能整体空间集聚性显著,各街道(乡镇)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呈现组团式,负相关类型(LH型和HL型)则分布零散;耕地自然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影响钟楼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耕作层厚度、有机质含量、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和土壤养分元素为主导因素,pH值、灌溉保证程度和排水条件为次要因素。因此,应从增强耕地自然质量、提高耕地技术水平等方面制定提高耕地产能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9年吉安市生猪生产复产增养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疫情防控工作平稳,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正在恢复,生猪产能触底反弹,全市生猪产能正在稳步恢复。2019年底全市生猪存栏144万头、生猪出栏35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4.3万头,完成了省政府下达2019年度生猪存栏136万头、生猪出栏33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4.3万头的生猪生产目标任务。截止2020年2月,全市生猪存栏15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6.4万头,分别比2019年8月底增加51万头和4万头左右。按照生猪复产增养工作进度,预计到2020年12月底,全市生猪产能恢复到非瘟疫情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但过量施用会导致农作物中毒。本文就过量施用氮、磷、铜、锌、氯等化肥对植物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湖南多措并举,大力促进生猪产能恢复。据省农业农村厅数据,连续6个月,全省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呈增长态势。至3月底,全省生猪产能建设已有48个项目陆续投产,新增生猪产能170万头。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各级把生猪稳价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省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各市州下达年度生猪最低出栏量,市州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县市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