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283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130篇
  1354篇
综合类   47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Copula函数与高效蒙特卡洛方法结合,提出了含相关随机变量的边坡可靠度高效分析方法。以两个岩质边坡稳定性问题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直接蒙特卡洛方法在保证边坡失效概率的准确性的同时计算效率更高。Copula函数可以构造出具有不同相关结构的岩土体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与高效蒙特卡洛方法(即蒙特卡洛重要抽样方法和子集模拟)结合能高效地处理含多种相关随机变量的边坡可靠度计算问题,相比于现行的Nataf变换方法结果更能体现岩土边坡真实稳定性。此外,该方法也能高效地计算含有复杂的隐式功能函数的边坡可靠度,研究成果拓展了高效蒙特卡洛方法在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森林火灾蔓延模型,但是由于林火行为的复杂性,此模型在准确率和普适性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改进王正非模型,增加了可燃物湿度对林火蔓延速度的影响,改进了林火初始速度的计算方式。针对各种坡度对林火蔓延行为的影响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与改进前相比,改进后的模型使其对林火蔓延情况的预估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被措施下排土场边坡细沟发育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恢复年限植被措施对煤矿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的防治效应,采用样方调查法,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永利煤矿矿区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以裸露边坡(CK)为对照,研究不同恢复年限(1a、3a、5 a)的沙柳方格+沙棘+沙打旺(SHA)和沙柳方格+沙打旺(SA)2种措施对细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1a时CK、SHA与SA措施细沟宽度均集中分布在4~8 cm,细沟深度均集中分布在2~4 cm;3 a时CK、SHA与SA措施细沟宽度则集中分布在4~8 cm、8~12 cm、4~8 cm,细沟深度均集中分布在4~6 cm;5 a时CK与SHA措施细沟宽度均集中分布在8~12 cm,而细沟深度则集中分布在4~6 cm和8~14 cm;(2)CK(1~5 a)、SHA措施(1~5 a)和SA措施(1~3 a)的细沟平均宽分别为7.57~11.35 cm、7.58~13.31 cm和5.57~6.14 cm,细沟平均深分别为3.38~6.23 cm、4.19~10.34 cm、2.59~4.24 cm,三者的细沟平均宽深比分别为2.39、2.12和2.05,平均细沟密度分别为1.52~5.25 m·m–2、1.42~1.68 m·m–2和1.88~2.25 m·m–2;(3)1 a时CK、SHA和SA措施的细沟宽深比随坡长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宽深比则呈下降趋势,CK、SHA措施和SA措施的细沟密度和细沟侵蚀量均随坡长增加呈增大趋势;(4)与CK相比,1 a时SHA和SA措施边坡细沟侵蚀模数分别减小25.0%和25.86%,两种措施减蚀效果差别不大,而3 a时则分别减小了61.73%和35.31%,SHA措施减蚀效果显著增强。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排土场边坡的植被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将Ⅳ索12型索道应用于狭长工作面的采石场的石材搬运和装车作业。该索道系统中闽林721绞盘机的摩擦卷筒、跑车及游动滑车都进行了改装设计使其达到4倍增力起重、双向牵引,最大起重量可达9t。实践表明在特殊困难地形将林业索道用于采石场作业有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   
5.
高等级公路生物护坡工程模式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高等级公路边坡的土体特性 ,将边坡分成硬质材料覆盖坡面、松软基质坡面、紧实基质坡面三种类型 ,按照不同类型边坡的土壤组成结构、坡角大小及物种选择的理论依据和生物护坡工程实践 ,提出了各类型的边坡应采取的绿化施工手段及物种选择与组合搭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技术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探讨植被护坡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高等级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技术中的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植被护坡工程设计原则、技术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体系的建植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陈海平 《草业科学》2005,22(8):76-78
在对广东省普惠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治体系——护坡草皮的建植和养护过程中,就草种选择、建植方式和质量监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体系草皮的建植和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坡位条件对毛乌素沙地长柄扁桃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半干旱区固定沙丘不同坡位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为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陕西省神木市生态协会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以固定沙丘12 a龄人工长柄扁桃林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小区,使用CNC503DR型中子仪对2018年7—10月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坡位条件下长柄扁桃林地生长季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坡顶与坡上0—300 cm土壤剖面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而坡中(上、下)与坡底表现为类似S形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底坡中(上)坡上≥坡顶坡中(下);(2)坡底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强变异性,其他4种坡位条件下为中等变异;(3)不同坡位条件下蒸散发表现为:坡底坡顶坡中(下)坡上坡中(上),坡上属强变异,而坡底则表现出中等变异且变异系数最小。[结论]不同坡位条件对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及蒸散耗水具有重要影响,坡底土壤含水量及蒸散发量均最大,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完全非线性的动力分析方法,利用FLAC3D软件对西南某碎石土边坡在地震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边坡坡面的水平向永久位移最大,并由坡面向坡内逐渐减小;边坡的加速度时程与场地输入的PGA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在边坡上随着高程的增加,水平方向向坡外的位移大小变化受边坡结构面的控制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复杂边坡地震下的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10.
Fish association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littoral habitats were studied in four canyon‐shaped reservoirs in the Czech Republic in years 2010 and 2011 by gillnets. Two to three habitats per reservoir–beaches (former meadows), stump fields (former forest) and rubble slopes–were defined and sampl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reservoirs. Effects of reservoir, habitat and locality (position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n fish biomass, abundance and species structure were tested for juvenile and adult fish separately.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that habita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fish biomass and abundance. 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analys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Most variability in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explained by reservoir and then by combination of habitat and slope steepness. Locality position had the smallest influence on community structure. For both adult and juvenile fish total abundance and biomass, the most inhabited habitat was beaches; rubble slopes were the least inhabited. Habitat associations differed among species. Among adults, bream Abramis brama, white bream Blicca bjoerkna and roach Rutilus rutilus were associated with beaches and stump fields, whereas perch Perca fluviatilis, ruffe Gymnocephalus cernuus, asp Aspius aspius and pike Esox lucius were associated with rubble slopes. Bream, white bream, bleak Alburnus alburnus, roach, ruffe and pikeperch Sander lucioperca were associated with beaches among juveniles, whereas the only juvenile associated with rubble slopes was perch. We showed that most common species are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habitats and also that utilisation of various littoral habitats differ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