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大田示范验证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在机插秧田水稻移栽前与移栽后2次土壤封闭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 050 g/hm~2在机插秧水稻移栽前1 d毒肥处理结合水稻移栽后10 d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 050 g/hm~2毒肥处理对水稻机插秧田稗草、丁香蓼、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平均高于90%,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2.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在水稻旱直播播后苗前、水稻立针至1叶期施用对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的安全性示范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2 100 g/hm~2在旱直播水稻播后苗前喷雾处理、水稻立针至1叶期喷雾处理对水稻旱直播田硬稃稗、千金子、马唐、鸭舌草、耳叶水苋、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等杂草的株防效均高于90%,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5%,且对旱直播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3.
氯吡嘧磺隆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氯吡嘧磺隆对环境的影响和在水中降解的动力学参数,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氯吡嘧磺隆在不同自然水体、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动态。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快,酸性条件次之,半衰期分别为0.7天和8.9天。而在中性条件下最缓慢,半衰期为14.6天,说明氯吡嘧磺隆在中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好。氯吡嘧磺隆在4种不同类型水中的水解速率顺序为:湖水>河水>稻田水>蒸馏水。研究结果为指导氯吡嘧磺隆的合理使用和环境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混用对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氯吡嘧磺隆(15、17.5、20、22.5、25 g a.i./hm2)与烟嘧磺隆(45、52.5 g a.i./hm2)混用对香附子、藜、铁苋菜、苘麻、马唐均有较高的防效,总体鲜重防效大于95%,尤其对香附子鲜重防效大于97%。氯吡嘧磺隆和烟嘧磺隆混用对玉米是安全的,通过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的混用,玉米产量增产率均高于10%。本研究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与烟嘧磺隆混用可有效防除香附子、藜、铁苋菜、苘麻、马唐等夏玉米田常见杂草,尤其是对香附子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并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057.5、1903.5 g a.i./hm2播后苗前处理后小麦的株高、茎蘖数、鲜质量、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与人工除草处理无显著差异,对小麦安全,且对菵草、繁缕、荠菜等杂草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糙米、稻壳和秸秆中氯吡嘧磺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和水提取,C 18吸附剂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2mg/L范围内,氯吡嘧磺隆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7。在0.01~0.5mg/kg添加水平下,氯吡嘧磺隆在糙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在0.05~5mg/kg添加水平下,氯吡嘧磺隆在稻壳和秸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8%~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氯吡嘧磺隆在糙米中的定量限(LOQ)为0.01mg/kg,在稻壳和秸秆中的定量限(LOQ)为0.05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7.
氯吡嘧磺隆除草活性及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法对氯吡嘧磺隆除草活性和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在35 g/hm2(有效成分,余同)下,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田常见杂草苍耳、鸭跖草、反枝苋、香附子等的鲜重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禾本科杂草无效,且与对照药剂烟嘧磺隆有很大的互补性。氯吡嘧磺隆对23种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差异显著,在140g/hm2下,饲玉7号、五岳18等5个品种较为敏感,株高抑制率均在9.85%以上;金海5号、鲁单981等12个品种敏感性略低,株高抑制率在4.31%~8.29%;郑单958、泰爆1号等6个品种耐药性较高,抑制效果不明显。氯吡嘧磺隆对玉米幼苗主根长抑制率存在较大差异,其IC50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泰爆1号、强盛16、郑单958、农大108、五岳21、鲁单981、中玉9号、金海5号、西星雪中墨、农大0638、甜玉米。氯吡嘧磺隆在玉米与香附子、反枝苋之间的选择系数分别为16.11、13.18,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结果表明氯吡嘧磺隆对部分常见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并对大部分玉米品种安全。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科学评价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其中甜玉米耐药性最差,IC10仅为94.87g/hm2(有效成分,余同)。花糯1号、鲁单981、五岳97-1等品种表现出中等耐药性,耐药性倍数为1.51~1.97;五岳21、郑单958、强盛16等耐药性较强,耐药性倍数为2.05~2.43。强盛16、鲁单981和甜玉米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但其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在离体条件下对该药剂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在活体条件下,三者ALS活力均可很快恢复,且耐药性品种恢复能力较强。与甜玉米相比,经氯吡嘧磺隆处理后强盛16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氯吡嘧磺隆的反应幅度较大和反应时间较短,第72h相对活力就达到4.2的峰值,而甜玉米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第96 h才达到2.6的峰值。研究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耐药性的差异源于GSTs对氯吡嘧磺隆的代谢差异,而与靶标酶ALS对氯吡嘧磺隆的敏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