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多年生黑麦草萌发期对低温与盐胁迫的交叉适应性,为在盐渍土壤上建植牧草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3~5℃低温条件下预处理3d(T3)、5d(T5)和7d(T7),以未进行低温处理为对照(CK),并将4个处理组种子分别在质量分数为0%,0.3%,0.6%,0.9%和1.2%的NaCl溶液中进行萌发试验,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系活力及丙二醛、脯氨酸、NO含量。【结果】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处理组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T3与T5组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间无显著差异,而两者总体上高于CK和T7组;各处理组幼苗丙二醛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但T7组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脯氨酸含量随NaCl质量分数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且CK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高于各低温预处理组;各处理组幼苗的NO含量在NaCl胁迫下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与质量分数0.3%NaCl胁迫相比,T5组幼苗NO含量在质量分数0.6%,0.9%NaCl胁迫下持续下降,CK、T3组在质量分数0.9%NaCl胁迫下的NO含量较质量分数0.6%NaCl胁迫时有所下降,CK、T3、T5组的NO含量均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T7组却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条件下略有下降。【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低温预处理增强了其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胁迫能力;低温预处理3~5d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能力,黑麦草在低温和盐渍胁迫之间存在"交叉适应"现象,而NO可能作为二者的共同信号受体在交叉适应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干旱-低温交叉适应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以一年生无性系品种舒茶早茶苗为试验材料,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预处理,测定低温胁迫过程中茶树半致死温度、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和内源激素等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EG-6000预处理的茶苗半致死温度LT50明显下降。低温条件下,茶苗叶片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和激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低温胁迫第7天时,与对照相比,PEG-6000预处理的茶苗叶片丙二醛含量下降44.6%,SOD、POD酶活分别升高78%和25%,可溶性蛋白、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44.6%及20.0%;内源激素ABA与SA含量分别提高97.7%和122.0%。干旱可诱导茶树对低温胁迫的交叉适应性,这种交叉适应性与茶树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和内源激素的调节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气候箱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干旱、低温交叉逆境下2个小麦品种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与交叉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经单一逆境(干旱或低温)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有所升高,但总体表现出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降低,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系统受损).经2种逆境交叉处理后,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均明显增高,质膜相对透性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表明小麦幼苗对干旱和低温逆境存在着明显的交叉适应现象,经一种逆境处理后可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抗性.外施脱落酸(ABA)处理同样也能明显提高逆境下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功能,增强对干旱和低温逆境的抗性.这些现象表明植物对不同逆境的适应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生理基础,而这些生理基础与ABA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西瓜抗逆性及其丰产人工栽培技术,通过PEG 6000和0.1mol·L-1 Nacl处理分别模拟干旱和盐胁迫,并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来对西瓜幼苗在干旱、盐逆境交叉适应的反应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在经过单一盐胁迫后,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在干旱-盐交叉逆境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有所减小,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幅度有所提高。因此,可以初步断定,干旱预处理可以提高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了3个抗旱、抗寒性不同小麦品种在干旱、低温交叉逆境下渗透调节物质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与交叉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小麦品种经适度的干旱、低温单一逆境处理后,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升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经交叉逆境(干旱+低温,低温+干旱)处理后,上述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一步升高,渗透调节能力明显增强(晋麦47渗透调节能力分别升高了66.38%和51.27%;郑引1号分别升高了71.77%和71.09%;长武6878分别升高了56.36%和62.91%),质膜相对透性明显降低(与单一逆境相比,晋麦47膜透性分别下降了23.03%和22.94%;郑引1号分别下降了20.27%和8.91%;长武6878分别下降了28.17%和23.44%).同时从实验数据可见在逆境条件下,抗性品种的渗透调节能力显著高于敏感品种.上述结果表明植物对不同逆境的适应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生理基础,其中在交叉逆境下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强是交叉适应的可能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