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5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调查,分析毛乌素沙地泥炭分布,储量及其理化性质的 ,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论证了在当地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外业调查、勘察的基础上,对图强林业局泥炭的形成条件、分布特点、类型及储量、理化性质作了整理研究,并针对该局泥炭赋存特点提出质量评价和综合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3.
4.
5.
泥炭育苗营养块的特点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泥炭育苗营养块的特点 1.1 原料天然,预防病害.以优质天然草炭为主要原料,无病菌、无虫卵,弱酸性,防病抑病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泥炭资源的基本属性、理化性质和开发利用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探讨了泥炭资源的资源学属性,总结了泥炭资源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各种泥炭 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对泥炭资源性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蒴从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到最后喇叭状过程中孢子的形态特征.成熟孢蒴中孢子的数量(71 631±12 751)个.成熟孢子四面体结构清晰,极面观呈圆三角形,赤道面观呈近扇形,直径(23.27±1.05)μm,均出现三裂隙结构,唇状,稍细,长为极半径的2/3,裂隙表面布满疣状颗粒物,近极端三面凹陷无褶皱,分布少量疣状颗粒物,远端面不平整,布满疣状颗粒物.  相似文献   
8.
甘肃的湿地     
一、湿地概况根据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天然或人造、长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碳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湿地不仅仅是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甘肃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地理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甘肃的湿地类型多样齐全,涵盖了除近海和海岸湿地之外的所有陆域湿地类型。根据  相似文献   
9.
<正>一、冷浆型水田的特点1.地下水位高。冷浆型水田是沼泽地或泥炭地经人为开垦、改造、耕翻、施肥、灌溉、栽培等一系列措施而形成的一种水田。沼泽地和泥炭地发育地形比较低洼,一般水位上升到地表或亚表层。土体处于浸水、缺氧、冷凉状态。2.有机质含量高。沼泽地和泥炭地地表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性、喜湿性植物,生长繁茂,生长量大,每年留下大量的枯枝落叶、植物残体,积累了大量有机质。由于土壤长期处于浸水状态,温度低、土壤空气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覆土技术,以泥炭为覆土材料,研究泥炭覆土搅拌时间对覆土物理结构以及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证实,随搅拌时间的延长,泥炭覆土充气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加。充气孔隙度与双孢蘑菇产量高度正相关,但是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大小及商品菇率高度负相关;覆土容重与双孢蘑菇产量高度负相关,但是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大小及商品菇率高度正相关。搅拌时间较短的覆土(5~20 min),双孢蘑菇总产量较高,且每潮菇产量更均匀,更有利于工厂化生产。搅拌时间较长的覆土(40~120 min),双孢蘑菇子实体较大,但是会降低双孢蘑菇的总产量以及影响每潮菇产量的均匀性。本试验条件下泥炭覆土最适搅拌时间为10 min,双孢蘑菇3潮菇总产量34.5 kg/m~2,商品菇产量27 kg/m~2。研究初步揭示覆土物理结构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为优化覆土技术及筛选优质覆土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