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油麦菜是特菜新品种,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131-131
油麦菜,又名莜麦菜,属菊科,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窝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含有大量钙、铁、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油麦菜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  相似文献   
3.
油麦菜,生菜的一个类型,莴苣属,1-2年生叶用莴苣。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均衡蔬菜供应、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优良蔬菜种类。油  相似文献   
4.
班玉琴 《花卉》2016,(8):81-82
由于种植期间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蔬菜种植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技术、气候、环境等因素,都是限制蔬菜生产效率的关键。"油麦菜"种植生产是贵州农作物经济形式之一,为地区产业规划与调整提供了项目指导,在生长种植期间做好优质栽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结合油麦菜产业价值,本文总结了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优质生产技术与应用方案,旨在提高蔬菜种植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热带地区不同油麦菜品种夏季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不同的油麦菜品种为试材,在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进行了生长和品质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宜在热带地区夏季栽培生长的耐高温油麦菜品种。结果表明:从形态指标来看,表现最好的品种是"米香油麦"、"紫油麦"和"锯齿油麦";从品质指标看,"米香油麦"和"紫油麦"品种表现最为优秀;从植株叶色值和根系活力来看,"亮剑油麦"品种最高。综合而言,"米香油麦"是适宜在热带地区夏季栽培生长的耐高温油麦菜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土壤水分根据其随时间的变异情况可分为稳定性和波动性土壤水分,稳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我们研究了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影响油麦菜水分、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机制。  【方法】  以油麦菜(Lactuca sativa L. var. longifolia)为供试作物于遮阳网室内进行盆栽试验。设两个供水处理:传统浇灌(traditional irrigation, TI)和负压灌溉(negative pressure irrigation,NPI),其所提供的土壤水分分别为波动性土壤水分和稳定性土壤水分。供水处理于油麦菜4叶期开始运行,用土壤水分仪测定土壤含水量,每两天测定一次,处理28天后收获。于NPI开始运行的第1、11、21和28 天,测定油麦菜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同时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油麦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生化方法分析叶片抗旱生理指标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脱落酸(ABA)、水杨酸(SA)、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以及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和分辨率(Δ13C)的变化。  【结果】  NPI和TI的累计灌水量和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处于基本相同的水平,NPI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异系数为5.0%,属于稳定性土壤水分,TI的变异系数为10.3%,属于波动性土壤水分。NPI处理油麦菜株高、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显著高于TI 103.8%、155.4%和62.5%。NPI处理4次监测的各项光合参数值大多高于TI,第11 天的Tr和Gs值,以及收获时(处理第28天)的Ci均显著高于TI。收获时NPI处理油麦菜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含磷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Δ13C明显高于TI,根冠比、脱落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δ13C明显低于TI。Δ13C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与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相较于传统浇灌提供的波动性土壤水分,负压灌溉提供的稳定土壤水分降低或者避免了土壤水分胁迫,促进了油麦菜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麦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30 kg/亩时产量最高,施氮量为40 kg/亩时,产量反而下降;施氮量0~20 kg/亩时油麦菜维生素C随着施肥量提高而升高,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油麦菜氮肥使用量以30 kg/亩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油麦菜属菊科莴苣属的一种植物,又叫春菜。由于油麦菜产量高、品质好、容易种植、经济效益好,深受种植户的喜爱。在云南省各大蔬菜种植基地和农户均有大量种植。油麦菜废弃茎叶多,每667m2有废弃茎叶450~1100kg。其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质地香脆,猪、牛、羊、兔等动物非常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的改良效果,以生石灰、粉煤灰、钢渣和生物炭为原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4种原料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油麦菜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生石灰、粉煤灰、钢渣用量水平为0、2.5、5.0g·kg-1,生物炭用量水平为0、25.0、50.0g·kg-1,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显著提高0.82~1.75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钙、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显著增加38.52%~122.63%、41.10%~78.65%(P<0.05);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提高,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马赛菌属(Massilia)等微生物增加最为明显;油麦菜对N、P、K的吸收量增加7.94%~64.79%,产量增幅达8.03%~16.68%;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施用适宜配比的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含量以及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当生石灰、粉煤灰、钢渣和生物炭的施用量分别为5.0、2.5、5.0g·kg-1和50.0g·kg-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油麦菜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具有驱赶害虫的作用。为探明油麦菜对松花菜菜青虫、小菜蛾的抑制效果,作者采用松花菜与油麦菜间作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麦菜对松花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兼具速效性和持久性,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速效性较强、持久性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