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34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初步建立了一套混合溶剂提取、中性层析氧化铝小柱净化及GC/ECD和GC/NPD分析的腐败生物样材中毒鼠磷的检验方法。GC/ECD的检出限为1ng;GC/NPD的检出限为20ng。  相似文献   
2.
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黄芪,淫羊藿普通粉和超微粉对其多糖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超微粉中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提取量较普通粗粉分别提高了117.13%和315.15%。  相似文献   
3.
在晾晒24h的苜蓿草渣中分别加入0、10、20g/kg的丙酸进行青贮。结果表明,添加丙酸能明显降低青贮料的pH值以及氨态氮、丁酸的含量和保存更多的蛋白质。在本次试验中,以20g/kg丙酸添加组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地学空间数据迭代聚类的算法原理。根据类别分离度在线性映射变换下的不变性,用K-L变换进行地学空间数据的特征提取。在特征空间上两类分布的分离度只依赖于特征值最大和最小的两个特征向量,且其大小依赖于上述两个特征值与某个定值的偏差。据此可设计一个迭代过程,使分类后样本集的特征值都尽可能趋近某个定值,从而达到最佳分类结果。用该算法对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壤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优化工艺,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挖掘正交试验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和优化,获得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5。  相似文献   
6.
枫香DNA提取方法与PCR扩增程序的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SDS、CTAB、高盐低pH值3种方法中选择了CTAB法作为枫香适合的DNA提取方法,同时构建了枫香DNA的PCR扩增程序,并从Mg^ 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用量等方面优化了PCR扩增程序。  相似文献   
7.
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60℃条件下,分别用水、不同浓度的丙酮和乙醇作溶剂来提取金樱子黄酮,通过比较提取液中金樱子黄酮含量,得出丙酮法是3种提取法中的最优方法。对丙酮法做正交实验,得到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优化条件。虽然乙醇法不及丙酮法效果好,但考虑到乙醇成本低、易操作,故对乙醇法也做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丙酮法提取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丙酮浓度为70%、水浴温度为50℃、固液比为1∶100、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7570mg/ml;而乙醇法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为70℃、固液比为1∶150、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7030mg/ml。  相似文献   
8.
天然动植物色素的特性及其提取技术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天然生物色素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和特定生理功能。概括了动植物色素的主要提取方法及其发展状况:直接破碎原料、溶剂浸提、物理技术辅助浸提和现代仪器提取分离等;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较具发展潜力的高效萃取方法,有利于提高色素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膜藻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浴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0℃;料液质量浓度对多糖提取有显著影响,即料液质量浓度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超声时间,再次是超声功率;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0.020 g/mL、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为36.91%,总糖含量为63.85%。  相似文献   
10.
喷杆式施药机对行喷雾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大田喷杆式施药机喷雾过程中喷头无法精准对行喷施造成农药浪费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喷杆式施药机对行喷雾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作物行中心线位置提取上位机软件和电动喷杆控制系统,利用工业相机获取作物行RGB图像,采用G-RTG-BT算法及形态学处理实现作物行分割,基于改进的垂直投影法获取作物行中心线,利用坐标系转换实现将作物行中心线位置信息转化为喷杆横向偏移量,并经RS2 3 2串口传输至ATMega1 6控制器,控制推杆电机带动喷杆在滑轨上左右移动,借助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喷杆移动距离,以实现作物行追踪和对行喷雾控制。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的作物行中心线提取算法平均耗时12.51ms,喷杆横向偏移量计算误差小于0.44cm;电动喷杆右移最大误差0.3cm,左移最大误差0.5cm;小车速度为0.26m/s时,对倾角为5°、10°、15°模拟作物行的最大对行误差分别为3.22、2.86、2.51cm;小车速度为0.2 4 m/s,最大偏移1 4.0 2 cm时,对田间玉米幼苗的对行喷雾最大误差为4.8 6 cm,为实现作物行追踪和对行喷雾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