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25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In commercial layer breeding, extensive gene pools are tested and selected for market requirements which must be anticipated at least 5 years ahead. Field results confirm a continuous positive genetic trend in egg output and better feed efficiency which can be converted into land savings.

2. Animal welfare and cage-free housing dominate future needs of the market. Nesting behaviour and minimal tendency to develop feather-pecking or cannibalism without beak treatment are key trait complexes. Stronger shells for longer production cycles without moulting have to be combined with better bones.

3. No single big gene effect can be expected to control the multifactorial problem of feather-pecking. Adjusting the shape of the beak, with a heritability of .10–.25, can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risk of severe cannibalism.

4. For better skeletal integrity, the assessment of bone quality in pedigree birds housed in enriched cages is done by keel bone palpation or ultrasound measurement of the humerus. Both traits show similar heritabilities in the range of .15–.30 and can be included in a balanced selection approach for performance, quality and welfare traits.

5. The 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genome-wide DNA marker analysis is a promising tool to generate more progress for a balanced performance and behaviour profile.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城乡关系处理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借鉴日本与韩国地区地域圈域均衡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圈域化运作对城乡统筹的影响,即构筑经济循环与物质循环圈域,完善城乡统筹下的地域城市。  相似文献   
3.
平衡式两排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式两排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流量脉动不同于普通轴向柱塞泵。分析了内外柱塞数同为奇数或偶数的平衡式两排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情况,采用不同参数,利用Matlab绘制其瞬时流量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外排柱塞数同为不相等的奇数或偶数时,内外排瞬时流量存在抵消使流量脉动减小。内外排柱塞数为相同的奇数或偶数时,内外排瞬时流量互相叠加使流量脉动保持不变。内外排柱塞数相等且交叉布置时,其流量脉动具有最大的减小量,脉动周期为普通轴向柱塞泵的一半,有利于泵结构的紧凑。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黑土上进行的优质大豆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钾,氮对优质大豆的粗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磷对优质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最大,大豆平衡施肥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还可以增加大豆子粒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不施钾肥产量降低10.6%,不施氮肥粗脂肪含量降低5.9%,不施磷肥粗蛋白含量降低6.28%。因此,优质大豆施肥应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黄晓澜  张琳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39-42,96
运用土壤养分系统诊断技术对长江流域的小麦,江淮丘陵区域的水稻和淮北平原的玉米进行了全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施肥技术与目前通用施肥模式相比,小麦、玉米和水稻分别增产9%~20%,7%~16%和6%~11%。还证实硫肥对淮北玉米有增产效果。采用能量——经济学评价方法对肥料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估,认为土壤养分系统诊断技术可在安徽省“二高一优”农业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平衡施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江西省平衡施肥发展过程的回顾以及当前实行平衡施肥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今后平衡施肥的对策:1.到本世纪末氮、磷、钾化肥需求量及其适宜比例;2.微量和中量营养元素在平衡施肥中值得重视;3.充分利用有机肥源;4.大力发展和应用配方施肥的物化技术作物专用BB肥;5.加快化肥立法,加强化肥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7.
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9(33)的麻竹肥料试验。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麻竹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增产的主次顺序为N>P>K。麻竹产量与施肥量回归方程y=84.30X1-86.44X2 152.15X3-0.229X12 0.947X1X2-0.769X22-0.736x1x3 0.953x32 17744(X1:施N量kg/hm2,X2:施P2O5量kg/hm2,X3:施K2O量kg/hm2,Y:产量kg/hm2),且差异达极显著;(2)最佳施肥配比N:P2O5:K=1:0.51:0.58,最大产量为44491.86kg/hm2,对应的年最大产量施肥量为N:228.71kg/hm2,P2O5:115.58kg/hm2,K2O:132.88kg/hm2;(3)施肥对笋中含N、P、K含量有显著影响;(4)施肥对笋中粗蛋白含量影响极显著主次顺序N>P>K  相似文献   
8.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 ,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原料的育苗基层中 ,加入不同浓度的氮、磷、钾肥料 ,对番茄、茄子和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肥料品种与施肥量对茄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特别是增施磷肥可使幼苗株高和干物重增加 ,其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是培育优质壮苗的重要营养元素 ;同时 ,要注意氮、磷、钾肥料配合使用 ,以提高壮苗水平。供试育苗基质的最佳N、P2 O5、K2 O施肥量分别为 :番茄 0 .2kg/m3、0 .4kg/m3、0 .2kg/m3,茄子 0 .8kg/m3、0 .4kg/m3、0 .2kg/m3,甜椒 0 .4kg/m3、0 .4kg/m3、0 .4kg/m3。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衡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马铃薯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41 15kg/hm2,P2O5104 55kg/hm2,K2O198 90kg/hm2,施用比例1 0 74 1 41,最佳产量31845 30kg/hm2,施肥利润3306 90元/hm2,投产比1 3 63。采用平衡施肥能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薯块硝酸盐和还原糖含量,并能增加淀粉含量,从而提高马铃薯产品品质,增加效益。马铃薯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用磷钾肥能明显降低硝酸盐含量。我区马铃薯生产重金属污染均未超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多级提水过程中PLC对水泵叶片角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贮水池的提水过程中,利用PLC自动控制水泵叶片角度的大小,从而自动控制排水量,达到节省人力和电能以及排水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