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16篇
  30篇
综合类   1081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1493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2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通过测定不同代谢抑制剂和细胞色素P450s抑制剂对上海青吸收噻虫嗪的影响,探讨噻虫嗪的吸收及代谢机制,为农药施用及提高药效提供理论依据。在10 mg/L噻虫嗪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不同种类代谢抑制剂和P450s抑制剂,水培上海青1 d后测定植株体内噻虫嗪含量。10、50μmol/L碳酰氰间氯苯腙和2,4-二硝基苯酚均能极显著降低上海青体内噻虫嗪含量,推测上海青吸收噻虫嗪过程中存在须要消耗能量的主动吸收。而含有10 mg/L胡椒基丁醚、1-氨基苯并三唑和马拉硫磷的处理组中噻虫嗪含量极显著升高,推测上海青体内含有能代谢噻虫嗪的P450多功能氧化酶。上海青吸收噻虫嗪过程需要能量的供应,进入体内的噻虫嗪会被细胞色素P450代谢。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栽培措施的推广,中国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对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缺乏免疫及高抗病性小麦品种,生产中对纹枯病一直采用播期拌种及春季喷雾相结合的化学防治方法。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主要病原;评述了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介绍了生产中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现状及机理,分析了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同时阐述了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及其他种类药剂在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指出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生防菌剂同化学药剂相结合,实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24%咪鲜胺·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24%咪鲜胺·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适宜用量为375~450 mL/hm~2,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隔10~15 d进行第2次用药,效果好;该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内对试验作物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6.
奶牛盐酸普鲁卡因过敏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事临床工作以来,遇3例盐酸普鲁卡因过敏,现将病历、诊治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猪痢疾是由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粘液性、出血性、坏死性下痢为特征的传染病。此病主要危害断奶后的小猪,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但主要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饲料消耗增加,需要长期投药治疗和预防,支付大量药费,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又有四项最新科研成果,分别于1994年元月20~21日通过了由农业部科技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鉴定。经专家评议一致认为,这四项科研成果均为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本实验选用绿伊素(长效伊维菌素注射液),丙硫苯咪唑片和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单独和联合运用,保证了对羊的驱虫效果,对羊无任何副作用,且此类药物为长效驱虫药,只一次用药效果可持续3~6个月,,降低了成本。此法具有省时、省工的优点,可在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