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为了解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根据2017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 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Ca、Sr、Na、P、Si、K、Mg、Fe、Ba和B。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前10种元素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差异,而Ca、Sr、Na、P、Mg、Ba、B则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会导致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的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也存在差异,但不同性别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微量元素分布特性鉴定头足类种群和研究洄游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资源密度分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9-11月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的调查和渔获统计资料,采用效能比方法,对鸢乌贼资源密度指标CPUE值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在重点调查海域,鸢乌贼的资源密度较高,其CPUE值为0.01~10.0尾/线/h,总平均值为2.456尾/线/h。资源密度的分布随海域而不同。在12°N以南海域CPUE值一般在1.0尾/线/h以下,在12°~14°N、58°~61°E间海域CPUE值在2.0~2.5尾/线/h,而在中心渔场16°N、61°E附近海域,CPUE值为最高,达到5.5尾/线/h以上。 相似文献
5.
鱿钓船水上集鱼灯的光照度分布及钓捕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3年10月在印度洋鸢乌贼渔场中鱿钓船周围某一断面水中光照度的实测数据和渔获生产统计数据,对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20盏×2kW金属卤化物灯作用下,在距船舷3.0m的垂直断面,其水深5m内的光照度多在100lx以上,10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20m水层左右,0.01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55m水层附近。但在20盏×500W高压钠灯作用下,在距船舷3.0m的垂直断面,其海面的平均光照度为3lx左右,0.01lx的等光照度曲线在20m水层附近。以一些头足类的适宜光照度(0.01~10lx)为例,其在该照度范围内的水体体积仅为120盏×2kW金属卤化物灯作用下的1/5左右。这说明采用高压钠灯可以使鱿鱼聚集密度增大,钓捕深度变浅,从而提高渔获效率,且其平均产量比采用高压钠灯前高1~3倍。另外,研究表明大型专业鱿钓船钓捕鸢乌贼时的最适集鱼灯功率为112~160kW,鸢乌贼的最适光照度为0.01lx左右。 相似文献
6.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9~12月和2005年3~5月印度洋西北部公海海域(13°N~20°N、59°E~64°E)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调查中所采集的样本,选取了12个站点48尾鸢乌贼肌肉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根据UPGMA聚类分析,样本中存在2个种群,13°N~18°N海域和18°N~20°N海域。分析得知,2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2150,表明不同种群间在遗传背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676±0.1801。2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1338,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8748。 相似文献
7.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9-11月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的探捕生产情况,分海区初步分析了海洋环境因子与中心渔场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10月中下旬中心渔场分布在15°~16°N、61°E附近海域,平均日产均在5t以上。中心作业渔场处在冷水涡的边缘海域,其温盐结构如下:表温为27~29℃,盐度为35.96~36.03,0~100m的温度梯度为0.07℃/m,100~200m的温度梯度为0.04℃/m。100m的水温、盐度范围分别为19.5~23℃、35.70~35.80。各海域的作业渔场,其最适表温不同。在2°N~14°N海域,高产量出现在表温26.4~27.0℃间海域;在14°N~18°N海域,高产量出现在26.7~29.0℃间海域。 相似文献
8.
基于海洋遥感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3年9-11月中国鱿钓船对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渔场进行生产性探捕调查,发现在16°N、61°E附近海域存在中心渔场,平均日产达5 t以上,但渔场10 d后迅速消失。本文结合本次调查生产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对这一渔场进行了分析。渔场形成内在动力在于上升流的存在,它使深海缺氧、营养丰富的海水上涌到表层,上升流影响区域SST低,表层藻类
的繁盛,海表面叶绿素a(Chl-a)浓度值高。溶解氧缺乏,驱使鸢乌贼朝溶解氧比较丰富的区域即向SST高值和Chl-a低值的区域聚集,但鸢乌贼也有朝食物丰富区域即Chl-a高和SST低值区域觅食习性。鱼群易集中在SST梯度较大且Chl-a梯度较大的狭长区域。同时,当该海域附近上升流发生后,低压扰动有利于较大的SST梯度及Chl-a梯度的出现和维持,渔场海洋环境复杂,鱼群迅速聚集,形成中心渔场;而当低压扰动消失,风速增大,风向单一,渔场海洋环境单一均匀,鱼群会很快分散,中心渔场消失。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鱿钓技术组和公海围拖网技术组提供的2017—2019年印度洋北部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生产统计资料,对灯光敷网、灯光罩网和鱿钓3种捕捞方式的鸢乌贼作业次数、产量和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产量重心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3种捕捞方式的渔场时空分布及其年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7、2018和2019年印度洋北部鸢乌贼产量分别为28 347、68 535和180 094 t,产量逐年上升。从年间变化来看,CPUE波动较大;从月间变化来看,各月产量与CPUE的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3种捕捞方式各月产量重心呈现逆时针变化规律,从南到北,自东向西移动。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灯光敷网分为5类,灯光罩网分为4类,鱿钓分为6类;渔获量主要分布于12. 5°N~14. 5°N,58°E~60°E和16°N~18°N,61. 5°E~63°E海域内。以时间和空间为影响因素,对不同经度间海域分析发现,CPUE在不同时间、空间上有明显差异;而不同捕捞方式也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今后应该加强时间序列的样本采集工作,综合考虑环境因子分析鸢乌贼渔场的变化规律及其根本原因,为后续合理开发该渔业和建立相关渔情预报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探究煮制、油炸、烤制3种热加工方式对翼柄柔鱼(Sthenoteuthis pteropus)色泽、质构、硫代巴比妥酸值、生物胺及挥发性组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加工处理后,翼柄柔鱼色泽发生明显改变,油炸处理组色泽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性显著;鱿鱼的硬度和咀嚼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煮制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弹性存在显著差异;样品经不同热加工方式后的氧化程度:煮制>油炸>烤制。热加工对6种生物胺的影响存在差异:亚精胺、酪胺及精胺总体含量较低,差异不显著;生鲜鱿鱼中组胺含量为(3.23±0.20) mg/kg,经热加工分别增加了1.29倍(煮制)、3.68倍(油炸)、2.89倍(烤制)。采用SPME-GC-MS方法对生鲜、煮制、油炸、烤制翼柄柔鱼进行挥发性化合物检验,分别检出46、52、61、70种挥发性化合物。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翼柄柔鱼色泽、质地、风味等食用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鱿鱼的热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