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高效提取桑叶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和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温度和原料质量浓度为主要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了多糖得率测算模型的回归方程,确认提取温度和原料质量浓度对多糖得率都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在温度90℃、提取时间80 min、原料质量浓度0.042 g/mL的条件下提取1次,桑叶水溶性多糖的最高得率达到1.92%。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体外累积发酵产气法和16Sr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研究了来自香菇、银耳和黄芪的天然免疫活性多糖(LenE,TreE和AstE)及酵母胞壁甘露寡糖(MOS)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多糖提取物的总糖含量均占干物质的60%以上,而MOS总糖含量在90%以上。多糖和寡糖具有不同的发酵模式;MOS、AstE和LenE三种糖的发酵模式相似,呈一阶段发酵模式;TreE呈两阶段的发酵模式。三种糖中,MOS和AstE发酵速度较TreE快。MOS和AstE在发酵后总VFA产量最高,pH最低;黄芪多糖发酵后产生较多的直链脂肪酸和较低的氨。这些多糖和寡糖提取物影响肠道微生物的活性和组成成分,体现在发酵模式和发酵终产物的显著改变上。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来自香菇、银耳和黄芪的天然免疫活性多糖(LenE,TreE和AstE)及酵母胞壁甘露寡糖(MOS)在体外发酵后,均具有显著改变鸡盲肠微生物发酵终产物的含量和盲肠微生物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犬平均分成3组,第Ⅰ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仅用1d;第Ⅱ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连用5d。第Ⅲ组:口服给药,1ml/kg,1次/d,连用10d。在用药后第5d、10d、20d进行3次检测。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经形态学检查,检测200个淋巴细胞中的转化比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组的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神秘果资源,优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提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 (v/m)、提取温度85 °C、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为4.93 ± 0.022%;三个因素对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分析其总抗氧化能力(FRAP)发现,神秘果叶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1.38 μmol/g)。  相似文献   
6.
灵芝硒多糖SeGLP—1抑制小鼠肝腹水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灵芝硒多糖SeGLP-1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和鼠李糖组成,与灵芝多糖一样是由α-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多糖,硒在多糖内极可能是以O=Se=O的形式结合。给移杆肝腹水癌HCa-f的小鼠每日注射50mg/kg的SeGLP-1,15d后抑癌率可达80%,说明SeGLP-1的抑癌作用与其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双孢菇多糖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实验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即双孢菇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微波法提取芫根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4,微波处理时间10min,微波功率450W,浸泡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芫根多糖的提取率为9.13%。试验结果显示微波法与热水浸提法比较,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bsorp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ar infrared region and the chemical changes of decomposing beech (Fagus crenata) and pine (Pinus densiflora) litters. Spectra as well 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approached each other and converged with decomposition, although both initi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d markedly between beech and pine.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fundamental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almost the same, although their organochemical composition differed. Specific absorption bands for lignin, polysaccharide, and protein were identified at 2,140 and 1,670 nm, 2,270, 1,720, 1,590, and 1,216 nm, and 2,350 nm, respectively. Absorbance at 1,670 nm, peculiar band of aromatics,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ignin concentration, which suggested the relative increment of aromatics due to condensed lignin in decomposing litters. Absorbance at 2,140 nm, characterized as the C–H bond in HRC = CHR,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lignin concentration, which suggested the decrements of some structures such as side-chains in lignin polymers unrelated to aromatics. Absorbance at 2,270, 1,720, and 1,216 nm, specified to O–H/C–O/C–H bonds in saccharide, might reflect the change of polysaccharide during decomposition because they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polysacchar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same way, absorbance at 2,350 nm, identified to the C–H/CH2 bonds in protein,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to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decomposing litters, which might indicate that the C–H/CH2 bonds in protein decreased with decomposition due to microbial consumption of carbon in protein.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spectral changes indicate the litter digestibility during decomposition and that also explain the compositional change in decomposing litters.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锌在金针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于金针菇培养期间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培养料进行处理,研究微量元素锌对金针菇的茵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多糖含量、富锌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1~100mg/L的硫酸锌处理对茵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以10mg/L处理的茵丝生长速度最快;10mg/L和100mg/L的硫酸锌处理对子实体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处理均可提高金针菇子实体多糖及其富锌量,以100mg/L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富锌量最大。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培养料进行处理时浓度以100mg/L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