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12篇
  83篇
综合类   85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328篇
畜牧兽医   45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禽呼肠孤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禽呼肠孤病毒的细胞中,以SDS和酚提取病毒核酸,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将分节段的核酸分开,经银染色显示,呈3-3-1-3分布,此法可用于禽呼肠孤病毒的快速检测、鉴定。同样方法未能使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显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和泰国草鱼(Puntiusgonionotus)分别在常规的尼罗罗非鱼(Orechromis,niloticus)、鲤鱼(Cyprinuscarpio)和黑鱼(Channastriata)混养体系中养殖7个月,比较两者对牧草(Brachiariamutica)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草鱼与泰国草鱼相比,无论是每尾体重,还是每尾体长、平均每尾日增重都有明显优势(P<0.05).而且,放养3个月后,中国草鱼每尾体重和每尾日增重均极显著地优于泰国草鱼(P<0.01).中国草鱼和泰国草鱼的年产量分别为2186kg/hm ̄2,1233kg/hm ̄2.中国草鱼的成活率比泰国草鱼低,两者分别为38%和86%。  相似文献   
3.
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培育的新型鲫鱼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广、易饲养、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从患病鸡腺胃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的基础上,以该病毒为免疫原对兔进行免疫制备高免血清,分离纯化IgG,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等地区采集的传染性腺胃炎的腺胃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鸡传染性腺胃炎呼肠孤病毒的酶标抗体检测传染性腺胃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较简便。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禽呼肠病毒(ARV)标准毒株S1133株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对相关鸡Toll样受体(ChTLRs)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和分析ARV-S1133感染CEF后ARV结构蛋白σC和ChTLRs的mRNA转录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RV-S1133感染CEF 10h后,ARVσC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开始迅速上升,在48h达到峰值;同时,感染CEF中的ChTLR3、ChTLR5、ChTLR7、ChTLR15和ChTLR21mRNA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在感染72h内各个受体的mRNA表达量呈波浪式变化。5个不同滴度的ARV感染CEF 24 h后,ChTLR3、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mRNA转录水平与病毒滴度均呈正线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ARV感染后可诱导CEF ChTLR3、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的mRNA转录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与禽呼肠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以NH4Cl为实验药物,设置0、50、150和250mg/L实验浓度。通过对野生和养殖群体的四鼻须鲤鱼氨氮对肝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力的影响,比较两个群体抗氨氮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氨氮浓度和胁迫时间下,四鼻须鲤鱼养殖群体GST酶活力的变化趋势与野生群体大致相同。除250mg/L浓度组在胁迫5d和10d时,野生群体酶活性略低于养殖群体外,在其余时间点的野生群体酶活性均高于养殖群体,而且,在高浓度氨氮胁迫下,野生群体肝脏的GST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养殖群体更短,显示出较强的抗氨氮能力。  相似文献   
7.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bioavailability (BA) and pharmacokinetic (PK) characteristics of sulfadiazine (SDZ) in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after oral 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predetermined time points of 0.083, 0.17, 0.5, 1, 2, 4, 8, 16, 24, 48, 72, and 96 hr (n = 6).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and purified by organic reagents and determined by the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software named 3P97 was used to calculate relevant PK paramete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 of SDZ was best described by a one‐compartmental open model with first‐order absorption after a single oral dose. The main PK parameters of the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 (Kα), the absorption half‐life (t1/2 Kα), the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Ke),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t1/2Ke), and the 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 (AUC0‐∞) were 0.3 1/h, 2.29 hr, 0.039 1/h, 17.64 hr, and 855.78 mg.h/L, respectively. Follow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fitted to a two‐compartmental open model without absorption. The primary PK parameters of the distribution rate constant (α), the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β), the distribution half‐life (t1/2α),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t1/2β), the apparent distribution volume (VSS), the total clearance (CL), and AUC0‐∞ were 9.62 1/hr, 0.039 1/hr, 0.072 hr, 17.71 hr, 0.33 L/kg, 0.013 L h?1 kg?1, and 386.23 mg.h/L,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BA was calculated to be 22.16%. Overall,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on PK proper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formulation SDZ in the future and is partially beneficial for the appropriate usage of SDZ in aquaculture.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DH13株重组σB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为NDRV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等提供物质材料。采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NDRV σB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σB和pET-32a-σB,将2个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利用IPTG诱导获得相应的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纯化无His的σB蛋白,并以此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利用Ni2+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含His的σB蛋白,以此蛋白作为检测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兔源多克隆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与重组蛋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果显示,PCR扩增获得大小约为1 100 bp的σB基因片段。SDS-PAGE结果显示,高效表达出了2种重组σB蛋白,大小分别约为41和46 ku,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04 800,能特异性地识别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表明重组无His的σB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Western blotting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含His的σB蛋白和无His的σB蛋白均与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原核表达得到的重组σB蛋白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出了重组σB蛋白,并证实了重组NDRV σB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该结果将有助于后续对NDRV σB蛋白生物学功能的鉴定、NDRV诊断用抗原的制备及NDRV新型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9.
模糊近似推理方法是模糊集理论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的一种方法.我们用此法为山西草地螟发生预测建立了一个模糊近似推理模型,初步试用效果满意.本文在模型的预报输出中引用了特征展开近似推理方法,大幅度地简化了运算过程;并且使得模型可以带入较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反转旋耕刀滑切角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反转旋耕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计算表明:反转旋耕刀滑切角的意义及方程与正转旋耕刀相同,可以按照统一的方法描述旋耕刀滑切角的特性,并计算其大小。由于工作范围不同,反转旋耕刀滑切角是从大逐渐减小的,其变化规律与正耕刀不同。如果反旋刀入土时不能满足滑切要求,则在整个切土过程中都不满足滑切要求。在切土阶段,反转旋耕刀的动态滑切角大于正转旋耕刀,但由于反转旋耕切草类似于无支承切割以及反旋刀抛土性能差等特点,反转旋耕刀的缠草总是仍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