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基于Summary的改进型BLASTN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ASTN是生物信息学实验中常用的局部相似性搜索软件。为此,提出了一种以BloomFilter为基础的算法,用于对BLASTN中的SeedFinding进行改进,以提高BLASTN的整体效率。该算法对原数据库文件制作Summary,在搜索过程中通过查询Summary以回避大量无效的匹配工作,并对算法的各方面进行分析,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蔗渣滤泥培养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比例滤泥代替栽培料中的麦麸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滤泥能替代栽培料中的麦麸。  相似文献   
3.
在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中,文章去重是一个重要的模块,避免了同一篇文章被重复推荐的现象。在海量用户场景下,采用传统的基于队列的去重方法将会消耗大量的内存。Bloom Filter是一种空间效率很高的随机数据结构,适用于允许有一定误判率的场景。本文基于Bloom Filter,设计双Bloom Filter位数组结构和Bloom Filter位数组链结构。实验证明,基于Bloom Filter位数组链的去重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程序对服务器内存要求,而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e adaptive filter and the filtering with wavelet transform were analyzed, and the model and method of adaptive filtering with wavelet transforms for the transient signal was established. The separated noise of signal by the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of wavelet transforms, was the input signal of adaptive filter, and accordingly the optimal filtering method of signal-noise decomposition was realized. By the adaptive filter grou Pbased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 the optimal filtering to the multi-noise of signal is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has the excellent filtering capability.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is method presented is excellent to realize the optimal estimate to the valuable signal and noise of the transient signal in the same frequency segment.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浸矿剂硫酸铵(NH4)2SO4胁迫下稀土离子钇的毒性研究。[方法]选择蚯蚓作为土壤生态环境污染指示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研究硫酸铵胁迫下稀土钇( Y)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①稀土钇单一染毒,蚯蚓的48 h 半致死率浓度为 LC50=213.41 mg/L、24 h半致死率浓度为 LC50=322.63 mg/L。②硫酸铵单一染毒下,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为 LC50=13.89 g/L、24 h半致死率浓度为LC50=15.05 g/L。③低浓度10 g/L的硫酸铵与稀土钇复合染毒,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LC50=198.65 g/L、24 h 半致死率浓度 LC50=399.85 g/L;中浓度14 g/L的硫酸铵与稀土钇复合染毒,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 LC50=167.3 mg/L、24 h半致死率浓度 LC50=256.73 mg/L;高浓度20 g/L的硫酸铵与稀土钇复合染毒,蚯蚓的48 h半致死率浓度 LC50=31.03 mg/L、24 h的LC50=127.65 mg/L。[结论]低浓度的硫酸铵降低稀土钇对蚯蚓的毒性,产生一定的拮抗作用。中浓度的硫酸铵增加稀土钇对蚯蚓的毒性,产生较明显的协同作用。高浓度硫酸铵显著增加了稀土钇对蚯蚓的毒性。稀土钇染毒下蚯蚓死体更易断裂,而活体对针刺反应相对不灵敏。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所选取的5种物质(石膏、粉煤灰、油脂素、沸石粒、钾粒)中筛选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最好的改良剂及其最佳组合方式.[方法]采取单一施用、两两施用,3种混施的方式将改良剂与土壤混合,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检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5种土壤改良剂及其组合对盐碱土的pH、部分肥力指标及水溶性离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良.对全磷和有效钾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粉煤灰和油脂素组合施用;对pH、水溶性离子及其他肥力指标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石膏、粉煤灰和油脂素3种改良物质混合施用.[结论]改良剂混合施用比单一施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商陆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本实验分别从商陆根和茎中提取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种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再采用滤纸片法测量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4种细菌的抑制性能。结果表明,部分商陆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如根正丁醇相对巨大芽孢杆菌和副溶血弧菌,茎水相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圈在10mm以上,但总体上商陆的提取物的抑菌性能远不及头孢氨苄好。实验还发现商陆抑菌活性最强的物质大都存在于根中,且抑菌活性最强的物质大都存在于水和正丁醇这种极性较高的溶剂的提取物中,不同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活性情况不一致。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商陆提取物抑菌性能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I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precise mathematical model i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data fusion algorithm for GPS/ DR integrated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an improv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 data fusion algorithm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Discrete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data fusion algorithm, and is available for GPS/DR integrated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9.
王玉  张一平 《土壤学报》2002,39(2):254-260
滤纸法对非饱和土壤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好的重现性 ,能够用于非饱和土壤离子吸附等温线的测定。滤纸法和乙醇浸提法、离心法有很好的一致性。滤纸法测定的非饱和土壤NH 4 、K 离子吸附等温线具有一般吸附等温线的共性 ,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 ,且达极显著相关水平。在土壤溶液浓度相同的情况下 ,液土比增大 ,离子固相吸附量增大 ,Freundlich方程的k值 ,n值增大 ,说明液土比增大有利于非饱和土壤离子吸附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中国潜在产出测算研究状况进行评介的基础上,分别使用H-P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了中国1978—2004年间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产出增长率。结果表明:(1)1978—2004年间,中国的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周期情形;(2)1995年以前产出缺口的波动幅度比较剧烈且较为频繁,1996年特别是1999年以后产出缺口的变化较为平缓;(3)1997年以后,虽然经济的增长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但是生产要素的实际利用水平却逐渐降低;(4)生产函数法得到的结果基本客观的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这一时期的生产要素使用情况。(5)根据H-P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的潜在产出,得到1978—2004年间的平均潜在产出增长率分别为9.54%和9.67%。根据估计结果,在今后几年,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稳定在8%~9%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