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近年来,线粒体基因组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群体遗传、系统演化及适应性进化等领域。十足目异尾次目是一类体型介于虾类和蟹类之间高度特化的甲壳动物,在海洋生物系统演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短尾次目相比,人们对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关注度明显不足;迄今为止对该类群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重排现象仍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本研究综述了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现状,并对GenBank数据库已公布的26种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该类群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首次分析了该类群线粒体基因组常见的重排类型及可能的重排机制。比较发现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均发生了重排,表现为15种不同重排类型;这些重排事件都可以用复制-随机丢失模型和线粒体内重组模型进行合理的解释。综述还对重排现象在异尾次目系统发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了解湖南省虾类生物多样性,促进虾类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1987年起采集了湖南省各类水域匙指虾类标本近万种,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研究发现湖南省共有匙指虾科虾类31种(亚种),隶属于米虾属、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其中有20种为湖南所行有种,缺鞭米虾属为湖南特有属,报道了米虾属21种(亚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并提供了匙指虾科4个属的检索表及米虾属在湖南所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了解湖南省虾类的生物多样性,从1987年起,采集了湖南省各类水域题指虾类标本近10000号,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湖南省共有匙指虾科虾类31种(亚种),隶属于米虾属、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其中有20种为湖南特有种,缺鞭米虾属为湖南特有属,报道了新米虾属、拟米虾属和缺鞭米虾属三属共10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并提供了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1种十足目甲壳动物EST-SSR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物种间的EST-SSR丰度存在明显差异,腹胚亚目中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EST-SSR位点最为丰富(868.02个/Mb),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位点丰度最低(286.48个/Mb);枝鳃亚目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EST-SSR位点最为丰富(641.19个/Mb),白滨对虾(Litopenaeus setiferus)位点丰度最低(166.96个/Mb);腹胚亚目和枝鳃亚目中均是二、三、四核苷酸基元的SSR较为常见,在腹胚亚目中占总数的41.11%,在枝鳃亚目中占总数的28.00%;复合(Ⅰ)类型的SSR在腹胚亚目(51.38%)和枝鳃亚目(65.13%)中占很大比例;腹胚亚目二核苷酸基元的SSR中AC/GT分布频率最高,三核苷酸基元的SSR中ACC/GGT和AAT/ATT占优势;枝鳃亚目二核苷酸基元的SSR中AG/CT占优势,三核苷酸基元的SSR中AAT/ATT的分布频率高于其他三核苷酸基元。此外,对脊尾白虾含有SSR的EST进行GO分析后发现,细胞代谢过程、链接产物、细胞组分和细胞的比例分别在3个类型的注释中占优势。本研究加深了对十足目甲壳动物SSR分布规律的认识,可为甲壳动物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虾虹彩病毒病是一种感染甲壳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虹彩病毒科的一个新属即十足目虹彩病毒属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 (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DIV1传播速率快、宿主范围广、致死率高,近年来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广泛流行,给我国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对DIV1引发的虾虹彩病毒病的病原学、病理学、流行病学、检测诊断等方面已开展了部分研究,但对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宿主的应答规律等还知之甚少。本文对DIV1的发现过程、分类地位、形态特征、感染特性、机体响应机制、基因组信息、宿主范围、传播途径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疾病防控及未来展望,以期为虾虹彩病毒病的深入研究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米虾的研究(十足目:匙指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湖南省的米虾,计7种,其中有3个新种,即舌肢米虾、锉肢米虾和湖南米虾。 相似文献
7.
8.
The effects of serotonin injection (1, 5 and 10 µg/g body weight) on spermatozoal production, vas deferens index (VDI), hepatosomatic index (HSI), testicular index (TI),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ovarian egg number, total protein, methyl farnesoate (MF) levels of haemolymph, amino acid and fatty acid profiles of hepatopancreas were evaluated in Pontastacus leptodactylus. In male P. leptodactylus, the highest spermatozoal number (9.3 × 106 ± 1.2) and MF level (0.66 ± 0.06 ng?1 ml) were observed after injection of 10 µg/g of serotonin (p < .05). Serotonin injection, however,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in female P. leptodactylus (p > .05). It was also found that serotonin injection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MF in male P. leptodactylus but a reduction in female P. leptodactylus (p < .05). Therefore, a sex‐dependent response to serotonin could exist for MF synthesis in P. leptodactylus. Serotonin injection did not affect the total protein, amino acid and fatty acid profiles in the hepatopancreas of male P. leptodactylus (p > .05).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serotonin injection affects the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such as spermatozoal production, VDI, TI, GSI, HSI and haemolymph MF levels in P. leptodactylus. 相似文献
9.
十足目在甲壳动物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大,分为枝鳃亚目(对虾类)和腹胚亚目(真虾、螯龙虾、蟹类)两大类。十足目种类卵黄蛋白原基因c DNA全长基本都在8 kb左右,编码2500~26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高度保守性。然而这两类生物的卵黄发生机制却存在显著差异。人工育苗过程中,对虾类卵巢不易发育,通常需要切除眼柄促熟,而腹胚亚目种类容易成熟甚至需要控制早熟。对虾类的卵黄蛋白原由卵巢和肝胰腺共同合成,一般卵巢贡献更大。尤其在卵巢发育前期,卵巢合成卵黄蛋白原较肝胰腺显著旺盛,具有"卵巢内源基因表达型"的特征。在真虾等腹胚亚目种类中,卵巢虽然也参与合成卵黄蛋白原,但以肝胰腺为主,绝大多数种类肝胰腺的贡献率超过90%。本文探讨了两类甲壳动物在卵黄发生机制中的显著差异与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性腺发育的不同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线粒体基因组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群体遗传、系统演化及适应性进化等领域。十足目异尾次目是一类体型介于虾类和蟹类之间高度特化的甲壳动物,在海洋生物系统演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短尾次目相比,人们对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关注度明显不足;迄今为止对该类群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重排现象仍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本研究综述了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现状,并对GenBank数据库已公布的26种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该类群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首次分析了该类群线粒体基因组常见的重排类型及可能的重排机制。比较发现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均发生了重排,表现为15种不同重排类型;这些重排事件都可以用复制-随机丢失模型和线粒体内重组模型进行合理的解释。综述还对重排现象在异尾次目系统发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异尾次目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