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8—2020年渔港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南海北部鲔(Euthynnus affinis)资源的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鲔被围网、罩网、刺网和拖网捕捞,分别占其总产量的69.01%、10.98%、17.77%和2.23%。采用剩余产量模型对12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平衡Schaefer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6 493.19 t,平衡Fox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9 888.98 t,非平衡产量模型计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0 012.00 t。罩网201~300 kW、围网50~100 kW和刺网151~200 kW 3种作业方式与功率段在2020年被判断为捕捞努力量水平投入过度,即捕捞型过度捕捞,但这3种作业方式与功率段的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3.73%,因此,当前鲔资源的利用状况整体上较为乐观。综合推断南海北部鲔资源总可捕捞量可设定在4.9×104 t。 相似文献
2.
3.
4.
海南陵水小型金枪鱼驯养基地在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养殖过程中发现有寄生虫附着现象,文章对小头鲔寄生虫进行了分离、形态观察及18S、28S rR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经18S rRNA分子鉴定,该寄生虫与Branchiomma sp.相似性为99.13%;而28S rRNA显示,该寄生虫与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相似性为100%,与Branchiomma sp.(EF116223.1)相似性为99.12%。形态观察发现,该寄生虫虫体呈墨绿色、棕黄色或红棕色,具鳃冠,全长30~90 mm,寄生于小头鲔鳃弓后缘的体表及胸鳍中后部。该寄生虫由鳃冠、胸区和腹区组成,无钙质管,其消化道包括口、口腔、咽、肠、肛门等,与黑斑鳍缨虫存在少许生活习性和形态差别。因此,该寄生虫是否为鳍缨虫属(Branchiomma)、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仍需进一步验证。该虫附着于小头鲔体表后,小头鲔摄食量明显下降,游泳速度加快,易受惊吓。采用甲醛浸泡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后小头鲔成活率为75.9%。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陆基循环水养殖,优化养殖设施和完善养殖技术参数,开展了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条件下,小头鲔口径与全长的关系、非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幼鱼摄食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及非摄食期间幼鱼水层分布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小头鲔幼鱼45°和90°口径均随着全长的增长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摄食阶段,初始发现食物时,小头鲔幼鱼做爆发性游泳运动,游泳速度与摄食游泳速度和摄食后游泳速度差异显著(P<0.05);捕食时和捕食后,小头鲔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会随食物的深浅变化而变化;而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变化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小头鲔陆基养殖、繁育等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开展南海金枪鱼陆基驯化养殖及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光照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探究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在晴天和阴天对不同光照强度的生理变化,可为研究其最适养殖环境因子调控提供参考。在晴天和阴天分别设置4个取样时间,研究了在晴天光照强度[2.7 lx(6:00)、1 116 lx (12:00)、913 lx (18:00)、1 lx (24:00)]和阴天光照强度[1.9 lx (6:00)、698 lx (12:00)、192 lx (18:00)、1.4 lx(24:00)]下,小头鲔血浆中皮质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皮质醇、丙二醛浓度和溶菌酶活性在晴天的4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在阴天18:00达到最高值,且阴天18:00的皮质醇、丙二醛浓度显著高于晴天18:00 (P<0.05),而溶菌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晴天18:00 (P<0.05);总胆固醇浓度分别在晴天12:00和阴天18:00达到最高值,但晴天12:00与阴天12:00无显著性差异,而阴天18:00则显著高于晴天18:00 (P<0.05);甘油... 相似文献
8.
9.
10.
为实现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陆基循环水养殖,优化养殖设施和完善养殖技术参数,开展了陆基循环水驯化养殖条件下,小头鲔口径与全长的关系、非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摄食期间幼鱼运动速度、幼鱼摄食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及非摄食期间幼鱼水层分布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小头鲔幼鱼45°和90°口径均随着全长的增长而增大,呈线性关系;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摄食阶段,初始发现食物时,小头鲔幼鱼做爆发性游泳运动,游泳速度与摄食游泳速度和摄食后游泳速度差异显著(P<0.05);捕食时和捕食后,小头鲔主要做巡航游泳运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会随食物的深浅变化而变化;而在非摄食状态下,小头鲔幼鱼的游泳深度变化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小头鲔陆基养殖、繁育等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开展南海金枪鱼陆基驯化养殖及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