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6篇
  333篇
综合类   195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西北农业大学翟永功同位素示踪技术用于植物激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木本植物扦插繁殖时不定根的诱导,以及促进木本植物成花的研究。G.J.Starbuck等用14CIAA研究IAA在花旗松枝条和生根插穗中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15N示踪技术对北京春稻氮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施氮量对甜椒碳、氮营养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水培试验,利用 N和”C双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甜椒结果期碳、氮营养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结果前期吸收的 N在低氮(NO3一N 2.5 mol·L~,NH4+一N 0.25 mol·L )营养处理下分配于果实中的比率高于中氮(NO;一N 5.0 mol·L~,NH —N 0.5 mol·L )和高氮(NO;一N 11.0 mol‘L~,NH4+一N 1.0 mol·L )营养处理。氮水平制约着 N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和再运转,很少影响”C在器官间的分配,但却制约着”C的运转和再分配,表现为中氮营养最有利于 C向果实中的再运转。碳氮营养平衡有利于碳素向生殖器官的运转和积累,这是低氮营养产量前高后低,高氮营养产量前低后高,中氮营养前后期产量均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2年生楸树无性系015-1、1-3、7080、1-4和004-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对楸树无性系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5个楸树无性系氮肥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氮肥利用率介于27.14%~31.24%之间。楸树无性系根和叶的肥料氮比例(Ndff)明显大于茎,楸树无性系根和叶对氮肥的竞争力较强,茎对氮肥的竞争力最弱。015-1茎部氮素分配率及无性系7080根部氮素分配率明显高于其他4个无性系;氮素分配率在各个器官中差异显著,叶片氮素的分配率最高,总体趋势为叶根茎。本研究结果为楸树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供氮方式对冬马铃薯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试材,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施N量160kg·hm~(-2)全部基施(T1)、55%基施+45%在齐苗期追施(T2)、55%基施+30%在齐苗期追施+15%在现蕾期追施(T3)3种方式,对冬马铃薯氮肥利用效率及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吸收的N约46%~52%来源于当季施用的氮肥,48%~54%来自土壤和种薯;肥料N利用率为35.16%~39.99%,残留率为47.71%~51.78%,损失率为8.23%~15.50%。3种施氮方式下,肥料N主要残留在0~15cm土层。随施氮时间后移,肥料N残留在0~15cm土层呈上升趋势,在15~45cm土层呈下降趋势。施氮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总量和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影响不明显,但T3肥料N利用率、肥料N残留率明显大于T1、T2。因此,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T3施氮方式的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为马铃薯氮素养分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14C示踪法研究土壤有机质转化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植被类型深剖面土壤水补给来源,以黄土区长武塬为研究区,采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农地、18 a苹果园、26 a苹果园)下20 m深土壤剖面,测定土壤水及其稳定性和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基于同位素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不同深度土壤水来源进行溯源分析。研究表明:(1)苹果园土壤水含量明显低于农地,说明果园耗水强度更大,对深层土壤水影响更为显著。(2)农地、18 a和26 a苹果园下降水偏移量分别为-22‰、-20‰和-6‰,说明降水补给土壤水后受到蒸发作用影响,且农地土壤水比果园受到的蒸发效应更强。(3)该区土壤水补给主要以活塞流为主;对于补给不同深度土壤的可能水源,6 m以下补给水的同位素组成(δ2H=-83.8‰,δ18O=-12.1‰)较0~6 m (δ2H=-68.8‰,δ18O=-10.1‰)更为贫化,且6 m以下补给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日降水量≥50 mm·d-1的降水更相似。与农地(δ2H=-70.6‰,δ18O=-...  相似文献   
10.
强继业  郭华春 《种子》2003,(4):29-30
应用3 2 P研究“合作 88”马铃薯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和分布规律 ,结果显示 :马铃薯对磷素营养的吸收率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加。吸收率与栽培生长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磷素主要分布为茎 >根 >叶 ,随生育期茎中含量相对增加 ,而叶中含量相对减少 ,根的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