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正>辽宁省凌海市位于辽西渤海湾,水稻面积2.7万hm2。多年来,水稻插秧机械化,一直是制约水稻生产实现全面机械化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3.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L.)]是世界上为害苹果和梨的主要蛀果害虫,被许多国家和我国列为植物检疫对象。该虫在我国现仅分布于新疆。英联邦昆虫研究所(Common-wealth institute of entomology,C.I.E.)(1951,1976)根据陈方洁、王飞鹏(1936)及胡经甫(1938)的记述,将我国浙江(奉化)、河北、湖北、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平(北京)及新疆等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该虫分布区,从而严重影响我国苹果及梨的出口和外销。为了查清该虫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首先核对并纠正 C.I.E.制图所依据的上述两篇文章的错误,同时在张从仲等(1984—1985)在山东、辽宁等8省市大面积进行的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的基础上,于1991年4—10月在山东、辽宁、河北苹果和梨主要产区及出口基地继续进行苹果蠹蛾性诱剂监测、果园调查及剖果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苹果蠹蛾成虫或幼虫。到目前为止,此虫仍局限分布于我国新疆。  相似文献   
4.
冬枣又称冻枣,风味独特,含糖量高,成熟期晚,品质上乘,是渤海湾地区特有的珍稀鲜食品种。但由于冬枣成熟期较晚,自然储存期较短,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此,近几年对冬枣储存保鲜技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5.
甜樱桃早熟味美,售价较高,已成为果业发展新亮点,据统计,全国栽培面积1.3万hm2左右,年产0.8万~1.0万t,主产区集中在渤海湾及山东中南部地区。河北省滦县地区自1999年引入少量栽培,现已进入初盛果期,果品优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的目光掠过辽阔无际的坝上草原,浩瀚雄浑的渤海湾畔,那纵横阡陌的绿色稻麦,那高高昂起的油田钻机,那轰鸣震天的工业园区,那日益繁荣的农垦新城,在历史文化悠久的燕赵大地上,你仿佛随时随处都可以触摸到倾听到,开拓者建设者那急促而坚实的脚步……  相似文献   
7.
冬枣是环渤海湾地区特有的珍稀晚熟鲜食特产枣品种,近年来曾被同行知名专家誉为“全国260个鲜食枣品种之冠”。 冬枣树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3~15℃时枣芽开始萌发,17~18℃时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19℃左右时现蕾.日平均气温达到20℃左右进入,22~24℃进人初花期。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渤海湾水域污染相对加重,同时我国在虾病的治疗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过去那种高投入、高密度、高产出的对虾养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某些地区的养殖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东营地区的养虾户不断探索,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引用优良品种,利用天然生物饵料,多茬养殖的绿色养虾新技术,对虾生长快,投资少,效益高。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2009,(12):45-45
天津日报资讯:“消失4年多的渤海野生刀鱼又出现了!”渔民郑树明一见面就兴奋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渤海湾影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假蚤状幼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的5、6、7、8、10月开展了10个航次的调查,选取的影响因子为月份、经度、纬度、表层水温、水深、表层盐度、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叶绿素a,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了口虾蛄假蚤状幼体的密度分布和上述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和2016年,渤海湾口虾蛄假蚤状幼体平均资源密度为0.095 ind./m2,出现时间为6—8月,存在年际变化;GAM分析表明,不论将月份、经度和表层纬度视为分类变量还是数值变量,最优的GAM模型均由表层水温、纬度、月份和水深组成,各影响因素对口虾蛄假蚤状幼体影响程度的重要性依次为表层水温>月份>纬度>水深。本研究结果可为口虾蛄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