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篇 |
农学 | 2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16篇 | |
综合类 | 250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105篇 |
畜牧兽医 | 39篇 |
植物保护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鱼类响应低氧胁迫的调控机制,将1月龄的野生型斑马鱼(Danio rerio)在1.5 mg·L-1的低氧浓度下胁迫2个月后,对其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对常氧与低氧组的3 270个差异基因进行KEGG分析,主要富集于细胞增殖、脂质代谢、糖类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通路。其中,上调的1 864个基因主要与细胞增殖相关,下调的1 406个基因主要参与脂质代谢。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铁离子束(Iron ion banding)功能差异显著。对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铁离子储存相关基因fthl28和fthl31变化显著,提示在低氧胁迫下斑马鱼肝脏(Zebrafish liver, ZFL)组织中铁离子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利用ZFL细胞进行体外验证实验,将ZFL细胞进行0.1%(体积分数) O2低氧胁迫,发现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ZFL细胞的成活率降低,且细胞中与铁代谢相关基因和铁蛋白(Ferritin)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铁代谢调节是低氧胁迫下的重要响应过程,低氧会导致细胞内铁代谢紊乱,延长低氧时间会形成新的铁稳态。研究结果为探究鱼类的低氧适应机制提供了理论基...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复合暴露后对水体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采用半静态试验法,测定了等毒性配比的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二元混合体系复合暴露对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发育毒性及对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0.1 + 0.2、0.25 + 0.5、0.5 + 1.0和1.0 + 2.0 mg/L) (其中硒代蛋氨酸按硒元素的质量计,下同)复合暴露后,胚胎出现自主运动次数减少、孵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及心率下降现象,同时仔鱼体长受到显著抑制,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在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不同质量浓度(0.0005 + 0.001、0.005 + 0.01和0.05 + 0.1 mg/L)复合暴露下,斑马鱼仔鱼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且高浓度复合暴露组(0.05 + 0.1 mg/L)的抑制作用最显著(P < 0.01),而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复合暴露组显著抑制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Ⅲ的活性(P < 0.05),而其余浓度复合暴露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经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不同质量浓度复合暴露(0.1 + 0.2、0.25 + 0.5、0.5 + 1.0和1.0 + 2.0 mg/L)后,会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发育产生毒性效应,但在目前自然水体环境实际浓度水平下,除了抑制CAT活性外,尚不会产生其他毒性效应。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水体环境中嘧菌酯和硒代蛋氨酸浓度监测及复合暴露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2):89-93
为深入了解斑马鱼中脑的微细结构,采用光镜技术对斑马鱼中脑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并利用免疫组化反应显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CD34的分布特征。选用成年AB型斑马鱼,对其中脑连续切片后进行HE染色。观察辨认中脑神经核团结构,包括有视顶盖、半环枕、被盖、中央层、边缘层、纵枕等十多个核团,并与其他鱼类进行比较,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斑马鱼中脑结构概念图。免疫组化试验观察BDNF和CD34都分布在斑马鱼中脑视顶盖边缘层和中央层交界处。本次结果可为斑马鱼神经生物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5.
以野生斑马鱼为模式动物,对6株mrp+epf+sly+猪链球菌2型(SS2)分离株进行致病性比较。斑马鱼经腹腔接种不同稀释度的SS2分离株,连续观察5d,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统计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6个分离株对斑马鱼的LD50在10^5cfu-10^6cfu之间,临床株与非临床株的毒力差异不显著(P〉0.05)。从攻毒后死亡的鱼腹腔和脑可分离到SS2,并伴有腹腔出血及肝、肠、脑部炎性病变。表明SS2可感染斑马鱼,为进一步研究SS2的体内感染机制及毒力因子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斑马鱼中探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在生长调控中的作用,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首次构建了可稳定遗传的nos2a缺失型(nos2a-/-)斑马鱼家系.通过监测其生长过程发现,nos2a-/-斑马鱼的整体生长趋势较nos2a正常型(nos2a+/+)斑马鱼偏低,且nos2a-/-成鱼的体型显著... 相似文献
7.
8.
10.
斑马鱼CDKAL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了解斑马鱼CDKAL1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斑马鱼CDKAL1基因的基因序列、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此基因一部分存在于细胞质,并存在一个跨膜结构域,没有信号肽。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变异不大;含有3个功能结构域,均为Erk D-domain,分别位于L189L、384、V315;在Y292位置有一磷酸化位点;有UPF0004超家族、Radical SAM超家族和MiaB结构域3个保守结构域;在脑、肌肉、肾脏中表达。推测该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是酶、异构酶或者中间代谢产物,与胰岛素受体的作用有关。[结论]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人类Ⅱ型糖尿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