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植物激素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麦孕穗期到灌浆期喷洒低浓度的表油菜素内脂(Brassinolide 简称BR) 能引起小麦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变化.BR能加速灌浆后旗叶可溶性总糖的运转,提高灌浆中的子粒活度;减少逆境条件下体内游离氨和腐胺的积累量,增强植株抗青枯能力,降低不育小穗数,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使小麦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影响,探索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果实成熟及花色苷合成的机理。【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分别用0.1、0.4、0.8 mg.L-1EBR,1mg.L-1Brz(brassinazole,BR生物合成抑制剂)和200 mg.L-1ABA,均匀喷施于葡萄果实,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花色苷含量及PAL和UFGT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AB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在果实着色初期,‘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PAL和UFGT活性及果实内源AB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果实接近成熟花色苷含量基本稳定时ABA含量开始降低。与对照相比,0.4mg.L-1EBR和200 mg.L-1ABA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提高了果皮PAL和UFGT活性,促进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0.1 mg.L-1和0.8 mg.L-1EBR处理总体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花色苷的合成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并提高了UFGT和PAL酶活性,但比0.4 mg.L-1EBR处理提高的幅度小,且差异显著。1 mg.L-1Brz处理使果实ABA的合成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PAL和UFGT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EBR和ABA处理促进了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 mg.L-1处理效果较好;内源ABA可能参与了EBR对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表油菜素内酯对高产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和产量的调控作用,以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设置起身期、起身期+孕穗期、孕穗期3个喷施时期为主区,0~0.15mg·L-1 4个喷施浓度为副区的裂区试验,测定小麦各器官含氮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起身期或孕穗期1次喷施或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0.05或0.1mg·L-1表油菜素内酯时,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提高。喷施以后植株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增加,生育后期氮在茎和穗中的分配比例提高,氮的净吸收量和花后向籽粒的净转运量增加。其中,起身期喷施或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0.1 mg·L-1表油菜素内酯的上述作用最显著,孕穗期喷施0.05mg·L-1的上述作用最显著。在所有处理中,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0.1mg·L-1的效果最明显,其次为起身期喷施0.1mg·L-1。起身期喷施的作用高于孕穗期喷施。因此,冬小麦应用表油菜素内酯,以起身期或起身期+孕穗期2次喷施0.1mg·L-1为宜。  相似文献   
4.
杨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366+11373-11366,11373
[目的]探讨表油菜素内酯对香石竹切花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香石竹切花保鲜提供参考。[方法]用表油菜素内酯和活性氧清除剂甘露醇处理切花,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其对香石竹切花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与甘露醇相比,表油菜素内酯能有效地增大花径,提高超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延缓O2·产生速率,H2O2含量、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上升的幅度。[结论]表油菜素内酯能有效缓解切花活性氧的产生与积累,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延长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5.
高红明  温爽  张小丽  张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08-5209,5217
用0.05 mg/L的表油菜内酯浸种24 h后,对其中部分种子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另一部分待出苗后对幼苗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表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指数、根长,但对萌发率、根数、根重、芽长、芽重并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极显著提高叶片蒸腾速率,而叶片相对电导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但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细胞渗透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表油菜素内酯对绿豆下胚轴切段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表油菜素内酯处理下胚轴切段能够维持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性而延缓衰老过程,而对照下胚轴切段皮层细胞中的细胞器(如核、线粒体和内质网)在下胚轴离体5d后解体消失,对表油菜素内酯保护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与其延缓下胚轴衰老的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芳  陈严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87-8888,8975
[目的]探讨表油菜素内酯对香石竹切花瓶插期间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提供参考。[方法]用3种浓度(0.05 mg/L、0.10 mg/L和1.00 mg/L)的表油菜素内酯处理香石竹切花,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表油菜素内酯对香石竹切花的花瓣含水量水分、游离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SOD活性和质膜相对透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油菜素内酯有效缓解水分对香石竹切花的胁迫,促进切花体内水分平衡的改善和还原糖含量的增加,抑制花瓣溶质外渗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并且延缓SOD酶活下降从而延缓切花衰老。但浓度过高则无保鲜效果。[结论]3种处理中以0.10 mg/L表油菜素内酯的处理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在葡萄始花前1周及始花期施用0.01~1.0mg/L的表油菜素内酯和胆甾内酯后,果柄离区内纤维素酶活性下降;落花、落果率降低;果实提早成熟;果实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含糖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