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9篇
  191篇
综合类   616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石漠化严重,旱涝灾害频发。植被恢复是提升脆弱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固持的有效方式,但该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土壤碳氮动态监测的研究还很缺乏。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对象,选取人工林、牧草地、人工林+牧草地、撂荒地自然恢复4种最主要的植被恢复方式为研究对象,以耕地作为对照,对比分析退耕前(2004年)、退耕10年(2014年)和13年后(2017年)土壤碳氮储量动态变化特征。其中2004—2014年研究区未发生极端内涝灾害, 2014—2017年连续发生2次极端内涝灾害事件。研究结果表明,退耕10年后, 4种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均显著增加,但退耕13年后,除撂荒地SOC持续增加外,其他3种恢复方式下SOC表现出下降趋势。植被恢复后土壤全氮(TN)储量提升相对缓慢,退耕10年仅牧草地显著增加,退耕13年后人工林+牧草和撂荒地TN增加,且撂荒地在退耕后呈持续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a~(2+)与SOC、TN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2014年相比, 2017年不同植物恢复方式下土壤交换性Ca~(2+)均显著下降,这可能与研究区2015年和2016年连续内涝灾害有关。以上结果说明,不同恢复方式均能显著提升喀斯特地区土壤碳氮固持,并以自然恢复最佳,其生态系统能有效抵御极端气候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宜兴仁县薏苡种植的最佳播种时期,在兴仁县开展了薏苡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共设9个播期,梯度为7 d,播种时间从3月19日-5月14日。试验结果表明,兴仁小白壳薏苡的最佳播期是3月19日-4月16日,并且在此期间播种,薏苡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王斌  董秀  李满有  杨雨琦  兰剑 《草地学报》2021,29(4):828-834
为探究宁夏雨养区不同播量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同播量(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90.0 kg·hm-2)的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单播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82.09 t·hm-2和25.21 t·hm-2,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播量为45.0 kg·hm-2,90.0 kg·hm-2拉巴豆混播(P<0.05);不同播量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青贮玉米单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拉巴豆播种量为22.5 kg·hm-2与青贮玉米混播综合性状排名第一,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青贮玉米单播,可作为宁夏雨养区适宜播种量推广。  相似文献   
4.
于宗恺  景煜都  刘励  刘小伟  张强  程杰  郭梁 《草地学报》2023,31(4):1115-112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优良修复草种在黄土高原广泛种植,然而随着农村人口迁移及土地利用变化,苜蓿人工草地大量弃置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苜蓿弃置草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弃置年限(0年、5年和10年)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参与土壤碳氮磷(C,N,P)循环的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和微生物C,N含量随弃置年限呈增加趋势,而C,N相关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变化幅度较小;土壤和微生物P含量随弃置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但P相关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土层,表层(0~20 cm)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较高,其变化趋势与总体结果相似;亚表层土壤(20~40 cm)和(80~100 cm)深层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各指标较于表层土壤均降低40%~80%。相关分析表明弃置草地土壤由于P匮乏而逐步退化,可通过补施磷肥改善。  相似文献   
5.
王健 《南方园艺》2013,(6):11-13
研究了香菇在夏季栽培中的露地栽培、半地下式栽培、半覆土栽培等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表明:半覆土栽培的较有优势,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6.
黄土坡面土壤性质随退耕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和防治土壤退化的关键措施,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从试验到推广已有几十年历史。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区的实地调查,测定不同地区不同退耕年限植被恢复区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黄土坡面土壤理化性质随退耕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植被恢复时间的增长,土壤物理结构将日趋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将逐渐的提高,并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10~20年期间,20年后,尤其是30年后,土壤理化性质较为稳定,而且,植被维护的好坏往往影响其稳定性。同时,水热条件较好的安塞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随退耕时间的改善程度更明显,而水热条件较差的皇甫川流域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类型和植被恢复程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结果可为退耕的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AIM: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ovariectomy and estrogen replacement treatment on profile of gene expression in myocardium by cDNA microarray,and to characterize the targeting genes of estrogen.METHODS:cDNA microarray containing 1 400 rat cDNAs was used to study the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yocardium between sham (Ⅰ),ovariectomy (Ⅱ,OVX) and estrogen replacement treatment (Ⅲ,OVX+E2) group.Then down-regulated genes in myocardium of OVX rats were further confirmed by RT-PCR.RESULTS:177 gen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yocardium between sham and OVX rats,with 91 genes up-regulated and 86 genes down-regulated in OVX rats.164 gene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yocardium between OVX and OVX+E2 rats,with 113 genes up-regulated and 54 genes down-regulated in OVX rats.There were 54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OVX compared to sham and OVX+E2.They are involved in membrane channels and transporters (18),cell receptors (9),intracellular transducers/effectors/modulator (7) and metabolism (6).Most of the genes (45) were down-regulated in OVX rats and up-regulated in OVX+E2 rats.RT-PCR test confirmed the results of cDNA microarray.CONCLUSIONS:Long-term estrogen replacement may influence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membrane channels and transporters,cell receptors,intracellular transducers/effectors/ modulator and metabolism.Long-term estrogen replacement has some beneficial effects on ionic concentration and cardiac function which partially comes from the results of influence of expression on Na+,K+-ATPase and Na+/H+ exchanger.Estrogen ha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dopamine receptor,which partially clarify the myocardial protection of estrogen.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生长中期低温冷害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不同棉区严重气候减产年的地膜棉花中期发育进程、气象条件以及夏季(6~8月)冷害年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河子棉区6月平均气温距平≤-0.5 ℃,阿克苏、喀什棉区5~6月气温持续偏低且月气温距平均≤-0.5 ℃时,棉花的开花日期滞后,其中喀什棉区棉花开花期比常年晚5天以上、石河子棉区和阿克苏棉区晚3天以上,这就出现了一般气候减产年.或当6~8月中至少有2个月的月气温为负距平、且6~8月的平均气温距平在0~-0.4 ℃之间时,3大棉区中近70%的年份可能出现一般气候减产年;而当6~8月的温度距平均为负值,且其平均气温距平≤-0.5 ℃时,3大棉区70%以上的年份可能出现严重的气候减产年.  相似文献   
9.
不同西瓜类型果实茄红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33个西瓜材料进行茄红素含量的测定,材料涉及不同的瓤色和倍性。结果表明:在白瓤、橙黄瓤、金黄瓤、粉红瓤、红瓤和深红瓤的西瓜材料之间,白瓤西瓜茄红素含量最低,深红瓤西瓜含量最高,茄红素的含量与瓤色大致成正相关。其中深红瓤二倍体西瓜材料中S292、VS8-44的茄红素含量比较高,分别为6.372 mg/100g鲜重和6.350 mg/100g鲜重,三倍体材料中最高的是VS6-19,茄红素含量为6.684 mg/100g鲜重。同瓤色的不同材料之间茄红素的含量与倍性无关,与材料的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香菇生长过程菌袋中不同料层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栽培结束时,菌袋中不同料层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差异不大;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菌袋中不同料层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的变化大致相同。就菌袋中不同料层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而言,菌袋的中层和下层与上层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