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保苗率及幼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影响,为萎锈灵杀菌剂应用于棉花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制备5种不同浓度(4.2%、5.7%、7.2%,8.7%和10.2%)的萎锈灵,以裸种子不包衣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以基础杀菌剂包衣处理作为参比对照,按药种比1∶10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测定在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种的发芽率、出苗率、保苗率、棉苗株高、叶片数、干鲜重和光合参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萎锈灵对棉花耐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8.7%萎锈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7.0%(25℃)、12.0%(18℃)、18.0%(15℃)和20.5%(12℃),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5.0%(25℃)、9.0%(18℃)、12.0%(15℃)和16.4%(12℃)。7.2%萎锈灵处理的出苗率较空白对照增加10.1%,较参比对照增加13.0%、8.7%萎锈灵处理的保苗率较空白对照增加9.1%,较参比对照增加13.2%。7.2%萎锈灵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8.9%、9.7%、7.4%和25.4%,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10.8%、10.7%、8.3%和27.5%。7.2%萎锈灵处理提高了在冷胁迫条件下的棉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指标,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11.0%、17.0%和9.0%,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6.0%、6.0%和5.0%,这些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7.2%萎锈灵杀菌剂处理增强棉花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8.7%萎锈灵杀菌剂。【结论】萎锈灵杀菌剂处理能够增强棉花种子活力,提高了发芽率、出苗率和保苗效果,提高了棉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可促进棉苗光合作用和生长。  相似文献   
3.
1.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小时,捞出用52~55℃温水浸1~2分钟,使种子温度达到50℃,再捞出放入56℃温水中,保持水温55℃,浸5分钟取出,用凉水冷却后晾干播种,对预防小麦散黑穗病效果很好,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2.恒温浸种。将麦种放入50~55℃热水中,立即搅拌,使水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萎锈灵在大麦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研究了萎锈灵在大麦和土壤中残留的检测方法、萎锈灵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在大麦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对萎锈灵的最小检出量为0.002ng,萎锈灵在大麦植株、籽粒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02、0.001mg·kg~(-1),添加回收率分别为78.9%~94.0%、92.4%~98.6%和90.6%~101.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7.9%、1.8%~4.7%和0.9%~4.8%。萎锈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5~7.1d,药后14d消解率大于93%。400g·L~(-1)萎锈·福美双悬浮剂120、180g a.i.·100kg~(-1)种子拌种,收获期大麦籽粒中萎锈灵残留量均低于0.002mg·kg~(-1),说明400g·L~(-1)萎锈·福美双悬浮剂在大麦上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正>1病害类1.1锈病早春发病较重,初期在嫩叶上呈斑点状,失绿,后在其上密生小黑点,并自反面抽出灰白色羊毛状物,8~9月间,产生黄褐色的粉末状物,随风传播,次年早春又随雨水传播,再危害花卉,危害较轻时形成病斑,影响外观及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对苜蓿进行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为了生产高产优质的牧草。从苜蓿的销售价格来看,如牧草质量的各项指标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将少收入50~100元/吨。因此,苜蓿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是提高苜蓿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种植户务必要严格把关。灌溉可使产量提高3~10倍以上。灌溉量苜蓿茎叶繁茂,蒸腾面积大,需水量要比一般作物多。一般每亩苜蓿每年的灌溉量约为250立方米,一次灌水量为80立方米。苜蓿的灌水  相似文献   
7.
以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质量分数,下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设置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萎锈灵悬浮种衣剂3个不同剂量处理,评价其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高剂量处理(每100 kg种子用有效成分400 g)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9%和86.3%,极显著高于2个对照药剂处理,且该制剂对种子萌发、出苗率、苗期长势和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拌种灵、叶枯唑和萎锈灵对病菌的毒力机制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氨基甲酰类杀菌剂是最早开发的一类内吸性杀菌剂 [1 ] ,能有效地防治一些真菌病害 ,持效性长 ,抗药性风险低 [2 ] 。对叶枯唑产生抗药性的水稻白叶枯病菌 (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对拌种灵同样具有抗药性 [3] 。近年来 ,拌种灵被有效地用于防治果园中柑桔溃疡病 ( X.citri) [4]。目前对噻唑类杀菌剂防治细菌病害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初步认为这类药剂最初的作用靶点可能与致病性相关因子有关 [3] 。我们对 3种具有相似结构的杀菌剂拌种灵、叶枯唑和萎锈灵在离体条件下对病原菌的毒力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同时也对拌种灵防治柑桔…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定量测定混剂中福美双、克百威和萎锈灵的含量。本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01%、0.03%;标准偏差分别为0.013、0.007、0.02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99.17%、99.60%;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89、0.99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红腐病两种根腐类病害的种衣剂。【方法】 选用萎锈灵和咯菌腈原药为主要成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种衣剂配方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力,采用室内发芽及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苗的安全性及促生作用;并于室内及田间进行防病、增产比较。【结果】 萎锈灵:咯菌腈为7.2∶1.0复配比的种衣剂抑菌及棉苗促生效果最佳,且优于市售种衣剂20%甲枯·福美双。经室内盆栽接菌试验及田间验证发现7.2∶ 1.0复配比,防病及增产效果最好,其在室内对立枯病及红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7.19%、88.30%,在田间对两病的防效分别为75.79%、66.3%,增产效果达到9.11%。【结论】 萎锈灵·咯菌腈种衣剂配方以7.2∶ 1.0复配最佳,该种衣剂有效防治棉花苗期根腐类病害,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