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14篇
综合类   230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上蔟结茧是养蚕过程的最后工作,是提高桑蚕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应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养蚕技术的不断提高,推广自动化方格簇上蔟技术,通过对优良上簇工具的选择及上蔟方法进行改进,可提高质量、提高功效、节约劳力。上蔟工作完成后,应加强蔟中保护,是提高蚕茧的质量、解舒的关键。自动化上蔟具有一定的优势,节约劳力、提高功效、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农的经济利益。本文对上蔟前准备工作及自动化上蔟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保证上蔟工作的有效和合理。  相似文献   
5.
簇毛麦6V#2S和6V#4S染色体臂分别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 V,在与小麦的杂种后代中,抗病基因与外源染色体臂共分离。开发鉴定2条外源染色体臂间多态性的序列,尤其是遗传信息相对缺乏的6V#4S染色体臂的序列,对于其在遗传与育种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携带6V#4S·6DL染色体的小麦易位系Pm97033及感病小麦亲本宛7107接种白粉菌的叶片转录组数据为资源,通过差异基因筛选、共线性分析、簇毛麦基因组扩增及测序验证的方法,鉴定出来自6V#4S的表达序列P21461和P33259,其中基于P21461序列设计的引物P461-5在簇毛麦6V#2S和6V#4S染色体臂的扩增产物具有30 bp的In Del和4 nt的多态性。用该引物转化的标记P461-5a可以鉴定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和高代品系所含的外源染色体,显示其在簇毛麦抗源鉴别和小麦抗病育种辅助选择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根据P33259开发的标记P259-1可以对含有6V#4S染色体臂的材料进行特异扩增,但对6V#2S·6AL易位染色体没有扩增产物,因此P259-1可作为6V#4S·6DL易位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q RT-PCR分析结果显示,P21461的表达不受白粉菌诱导,而P33259在接菌后12 h和24 h的转录水平比接菌前提高约2倍,推测其可能参与Pm97033与白粉菌的早期互作。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4日,笔者来到茨达乡跃进村,沿途看见蚕桑地头,蚕农忙碌穿梭采摘桑叶。一辆辆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载着一袋袋桑叶在机耕道上川流不息,成群结队的农民朋友,有的挑,有的背,一片繁忙热闹景象。养蚕增收入再累心里也高兴"过几天蚕子快要上茧了,吃桑叶凶得很,我们一大早就要到地里采摘桑叶,我老伴已经背了3袋回去了。"跃进村七组孙玉军背着满满的一篼桑叶急匆匆地赶回家。看到笔者,孙玉军放下背上的桑叶,颇有经验地向笔者介绍道  相似文献   
7.
纸板方格蔟使用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众多蔟具中最理想、最优良的一种蔟具.使用纸板方格蔟优点从多:上蔟结茧位置多,孔格大小分布匀整,一蚕一孔;蔟中管理方便,蚕尿排在蔟外,通风排湿良好;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白粉病种质的创新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簇毛麦为抗源,采用杂交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小麦,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和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经AFLP分析,确定抗白粉病种质均含有一段簇毛麦的DNA。  相似文献   
9.
10.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远缘杂交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石腊制片法,对普通小麦“中国春”T riticum aestivum Lcv.Chinese Spring和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 Candargy杂交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簇毛麦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良好,花粉管可顺利长入花柱和胚囊。观察的210个小麦房中,13.81%发生了双受精,产生胚和胚乳;16.19%发生了卵细胞单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