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7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50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2篇 |
农学 | 573篇 |
基础科学 | 38篇 |
214篇 | |
综合类 | 1462篇 |
农作物 | 330篇 |
水产渔业 | 206篇 |
畜牧兽医 | 391篇 |
园艺 | 114篇 |
植物保护 | 8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04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166篇 |
2014年 | 167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221篇 |
2011年 | 235篇 |
2010年 | 207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201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植株感染条锈病后叶片花青素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为了在地块尺度上利用冬小麦花青素值实现条锈病害的直观、快速监测,通过监测叶片花青素含量评估小麦条锈病严重程度,2021年获取感染条锈病的小麦田块的无人机RGB影像和采集地面病害区域的花青素含量数据,利用影像提取采样点感兴趣区的光谱特征参数和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参数,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相关性分析优选特征参数,分别采用单一光谱特征参数和组合参数,结合主成分回归(PCR)、拉索回归(LR)、随机森林回归(RFR)、梯度提升回归(GBR)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等方法构建了小麦花青素含量估算模型,并利用最优模型反演了田块的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图像光谱特征结合纹理特征后,花青素估算模型的R2增大,RMSE减小,模型精度显著提升。基于组合特征参数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验证集R2、RMSE和MAE分别为0.801、0.026、0.021。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花青素含量估算能力,得到的花青素值分布图与条锈病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能够定量化、可视化地反映病害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害,科学合理选用防治正安县地区水稻菌性条斑病的杀菌剂,本研究以当地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测定了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40%稻瘟灵对水稻菌性条斑病防治效果及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间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20%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情指数最低和防治效果最优;较喷施清水对照处理相比,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和40%稻瘟灵施用时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0.29%、13.48%、15.17%、12.92%和15.15%、16.77%、18.92%、17.31%;20%吡唑醚菌酯施用时的水稻穗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1.76穗/粒和627.75kg/亩。本研究可为遵义市正安县地区水稻生产中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为了开发灵芝黄酒,并提高南阳黄酒的知名度,本文测定了绍兴黄酒、南阳黄酒、和两种灵芝黄酒中基本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四种黄酒中的17种氨基酸进行了全面的定量分析;利用荧光法对四种黄酒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不同黄酒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结论:四种黄酒在基本营养成分含量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4.
在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疫苗后 ,30只兔随机分为 2组 ,试验组兔饲喂含 1 5 %黄白散的饲料。从接种到第 1 80天 ,每组取兔 8只 ,每隔 1 5d采血 1次 ,检测血凝抑制 (HI)抗体 ;在接种前 1天及接种后 5、 1 0、 1 7、 2 4、 31、 41、 5 1d ,每组取兔 1 0只 ,采血检测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 ;在 1 80、 2 4 0、 30 0d时 ,每组分别取兔 5只做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 :2组兔HI抗体峰值分别为 7 3log2和 9 8log2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试验组疫苗保护期可延长 60d ;试验组ANAE+率从第 1 0天至 5 1天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极显著(P<0 0 1 )。所以黄白散可增强兔接种RHD疫苗后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增强RHD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野生东北虎个体识别的技术主要有:足迹识别、DNA识别、条纹识别以及气味识别等。本文对这几种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应用注意事项等做了介绍,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每种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如果要建立中国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数据库,足迹识别和DNA识别比较适合在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推广使用。通过足迹识别,信息容易获取,也是最经济和比较成熟的方法;由于种群密度低,含DNA的遗传样本虽不能每次都采集到,但可以长期积累;现阶段条纹和气味识别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ge.)是一种多年生毒草,青海省棘豆发生面积128.9×104hm2,危害面积94.96×104hm2,为主要危害种,占毒草危害面积的51.3%,黄花棘豆锈病对进行生物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羽肉鸡IG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试验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作为研究肉鸡生长的候选基因,以海门京海集团的第二世代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根据鸡IGF-1基因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IGF-1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于IGF-1基因外显子1上发现一处突变。这个突变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鸡生长性状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的1日龄初生重、4周龄、12周龄及300日龄成年体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A基因型1日龄初生重、4周龄、8周龄及300日龄成年体重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推测可以将IGF-1基因应用于鸡生长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8.
青海黄牛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才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4,24(6):9-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0头青海黄牛的血清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海黄牛血清运铁蛋白位点存在TF ̄A,TF ̄B,TF ̄D1,TF ̄D2,TF ̄F,TF ̄E6个等位基因,总共构成13个基因型。与国内12个品种黄牛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表明,青海黄牛与蒙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Dm=0.1178)。 相似文献
9.
Janusz Strychalski Andrzej Gugoek Pawe Brym Zofia Antoszkiewicz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19,103(5):1585-1593
Mutations in the β‐carotene oxygenase 2 (BCO2) gene can impair the function of the enzyme that breaks down carotenoids. As a result, gradual accumulation of unoxidized carotenoids in animal tissues gives them a yellow colour.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arotenoids, retinol and α‐tocopherol in the liver, fat and milk of rabbit does with three different genotypes determined by AAT‐deletion mutation at codon 248 of the BCO2 gene and to find out whether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above compounds in the tissues and milk of the does affect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and the rearing rate of kitten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comprised 36 does, 12 of each genotype of the BCO2 gene, with their litters. Females with their litters were placed in individual cages, on deep litter. Between days 7 and 13 of lactation, samples of milk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oes. The kittens stayed with their mothers until 35 days of age. After weaning, the does were sacrificed. Tissue samples of liver and perirenal fat were collected for chemical analyses. Additionally, based on samples taken from one female, RNA expressio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mammary gland and liver, adipose tissue and skin. It was found that homozygous does with deletion at codon 248 of the BCO2 gene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nsiderab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xanthophylls and beta‐carotene in the liver, adipose tissue and milk than does with the remaining genotyp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the above compounds in milk had no influence on litter weight or the number and rearing rate of kittens. Additionally, RNA expression of the BCO2 gene was found in the mammary tissue of lactating doe and its level was similar to those noted in the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