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9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10篇
  85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阿勒泰地区位于北纬44°59′-49°11′和东经85°32′-91°01′,区内分布有高山、丘陵、河谷、平原、沙漠、戈壁和湖泊,土地面积为17750万亩。对该区土地类型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影响土地分异的因素和探讨农业自然分区,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绿洲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绿洲的形成与地貌、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关,特别是热量条件与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着绿洲生产力的大小.在对绿洲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气候地带的差异性、地貌单元和内陆河流域的完整性为区划原则,以水热条件、地貌单元、河流属性等为指标,进行绿洲区划;将中国绿洲划分为3大区及14个二级区;阐明了在二级区采用"区、类结合" 的划分方法,以地貌形态成因类型为指标进行绿洲类型的划分,可不再进行三级以下的区划.  相似文献   
3.
分析技术工作在林业乃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性.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技术工作流程:技术准备,工具、图纸等材料准备、外业宗地的区划,面积求算方法及精度要求,各种表册的填制,附图的绘制,成果图的绘制及质量检查的技术要点作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选择纬度、经度以及16个与水热状况有关的气象因子进行R型主成分分析,用前5个主成分坐标值进行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各类的判别函数式,回判准确率为91.81%;结合模糊相似优先比的结果,将研究区区划为南洋楹适宜发展区、南洋次适宜发展和南洋楹控制发展区3个气候区.  相似文献   
5.
林业区划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业区划工作开展的过程,概述了林业区划的概念、意义,从原理、原则、依据、指标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林业区划的主要内容,区分了林业区划与其它区划,总结了我国林业区划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林业区划内涵和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北蕨类植物计24科51属140余种、变种,是中国北方蕨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东北蕨类植物可划分成7种地理成分,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反映了本区系的温带性质。区系中包含了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2个特有属,30个特有种,是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本区系与周围蕨类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与朝鲜的共有种多达104种,与日本的共有种达100种,与俄罗斯远东的共有种为81种,与华北地区的共有种72种,与秦岭地区的共有种70种,与蒙古的共有种53种,与西伯利亚的共有种46种,与北美洲及欧洲的共有种各为39种。根据蕨类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种类组成,将东北蕨类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区,即长白、大兴安岭、蒙古、华北蕨类植物区。长白区有蔬类植物124种,东北亚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本区,是东北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华北区有蕨类植物87种,喜温喜热成分较多,反映了东北蕨类植物一定的热带、亚热带亲缘;大兴安岭区有蕨类植物43种;蒙古区有蕨类植物近30种,多耐寒、耐旱种类。东北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是很明显的,以长白山为例,海拔500m以下为落叶林蕨类植物带,海拔500—1000m为暗针叶林  相似文献   
7.
滇之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云南红豆杉天然分布、人工种植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资料,并依据云南省的农业气候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贴近度计算及择近原则的方法,在确定最适种植中心及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云南省的云南红豆杉种植区划。将全省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种植区域,以此获得了具有各个分区所属气象测站的滇之云南红豆杉区划表,并绘制了水平区划图。  相似文献   
8.
在南平市气候区划和葡萄生态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南平市地形、地貌特征与生产实际,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以1961 ~2010年的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南平市葡萄种植气候分析与精细区划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合作市油菜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托合作市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将合作市境内耕地按油菜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宜种植种植4个等级。其中高度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0.17%,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61.58%,勉强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5.33%,不适宜种植区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2.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白水县为例,针对陕西省苹果膨大期高温热害风险灾害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区划,为县级政府规划苹果产业发展及建立防灾减灾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白水及周边县气象站1971-2010年6-7月逐日日最高气温以及28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2年6-7月逐日日最高气温,建立白水县苹果膨大期高温热害危险性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其高温热害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白水县东北和东南地区处于高温热害重度风险区,县中东部和西部大部地区分别处于中度和轻度风险区,这与客观事实较为一致,说明该风险区划结果能准确反映白水县苹果膨大期高温热害风险。【结论】利用区域气象站资料及高温热害危险性风险评估模型,可得到较为准确的高温热害区划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