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98篇
基础科学   179篇
  255篇
综合类   585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水土保持造福子孙万代肖作福(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110032)从50年代初期,辽宁省开始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征程,现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历程。辽宁人民在辽宁大地上,奋斗不息,重新描绘着山河面貌,谱写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新篇章。辽宁省的自然状况是“六山一水三分...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是山丘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肖秧(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610000)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幅员辽阔,境内高山峻岭,江河纵横,是一个有一亿多人口的农业大省。由于历史原因,森林曾遭严重破坏,加之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数量少,垦殖指数高,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遥...  相似文献   
3.
河北坝上农田垄向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北省坝上选择试验区 ,利用移动式风洞研究了农田起垄方向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田起垄方向对土壤风蚀具有影响作用 :垄向与风向成 0°时风蚀量最大 ,90°时风蚀量最小 ;在 15m·s-1风速和 3cm表土含水率为 4 5 %的条件下 ,垄向与风向成 0°时的风蚀量为 90°时的 4 8倍。为减轻土壤风蚀危害 ,在河北坝上地区农田起垄的方向宜采用与自然风向NW (西北风向 ,315°)成 90°,即东北方向 4 5°。  相似文献   
4.
河南树木资源合理化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园林绿化、工业原料、水土保持及防风固沙等功能为依据,对河南树木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求合理的节水省时畦宽,以更好地利用现有水源,在1990、1991年试验和实践的基础上,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城县农田畦田规格进行了分析,求出了合理畦宽,并从灌水持续时间、用电量、提水量等方面对合理畦宽的节水、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沙漠公路肖塘段(起始段)至塔中段的风沙危害和现有防沙体系进行评价,指出了目前公路沿线防沙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沿线防护体系的合理宽度模型及模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程度,针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整地筑埂作业工序,设计了一种稻田生产用整地筑埂两用机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主要由变速箱、传动轴、链传动系统、两个旋耕集土器半轴、离合器、轴承等关键部件组成;采用轮式拖拉机为动力,实现了一次进地,可同时完成整地和筑埂两种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传动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技术先进,为水稻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小豆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栽培模式与群体密度对小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平作和65 cm宽垄作2种栽培模式,分别采取9万、13万、17万、21万、25万株/hm~2群体密度,测定小豆花后不同部位器官的干重,并于成熟收获后取样测定产量构成。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小豆的单株结荚数量和粒数显著降低,单株产量的降低,导致平作条件下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产量无显著变化;而垄作条件下,小豆植株的营养器官干重高峰期出现较晚,在鼓粒阶段营养器官仍保持较大干物质积累,单株的结荚数和粒数增加了3.8%~53.8%和13.6%~101.5%,因此,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垄作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平作17.3%~127.2%和36.8%~80.0%。综合分析小豆的植株形态和产量构成,采用垄作条件保苗株数17万株/hm~2更利于小豆产量的形成,而平作条件下种植密度不易超过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耐热性好的小麦种质材料,通过开花期至成熟期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了新疆近30年来审定的春小麦品种的相对耐热性,并分析了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生长相比,高温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的千粒重、籽粒宽度的变化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籽粒长度变化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耐热性存在很大差异。综合三年千粒重热感指数(HSI)分析,耐热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17个,连续三年HSI<1的品种有11个,其中新春37号、新春2号、新春38号在高温胁迫条下千粒重变化较小,产量较稳定,为强耐热品种;对高温敏感品种有26个,连续三年HSI≥1的品种有13个,其中新春13号、新春18号、新春33号耐热性相对较弱。高温胁迫影响小麦籽粒的品质,其中13.95%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降低,6.98%的品种湿面筋含量降低,其他品种高温胁迫后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较自然生长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