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2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981篇
林业   740篇
农学   566篇
基础科学   1031篇
  1478篇
综合类   3743篇
农作物   537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579篇
植物保护   364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件下(P3)达到最大,发病率分别为41.67%(贵阳)、43.33%(遵义),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贵阳)、29.86%(遵义)。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单株辣椒光合作用大幅下降:P1、P2、P3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分别较P0处理显著降低13.94%、24.73%、29.66%(遵义);P1、P2、P3处理条件下辣椒叶片蒸腾速率较P0降低10.02%、19.81%、42.12%(贵阳)。辣椒总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商品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商品果产量在P1条件下获得最大值,相对于P0、P2、P3贵阳辣椒商品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6.43%、32.81%、41.67%,遵义提高了20.25%、26.67%、61.02%。综合辣椒生长与商品果产量,贵州机采辣椒‘辣研102’最佳种植密度为51307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检验油菜素内酯(BR)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R及其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著增高,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提高番茄各层花序的坐果率,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对番茄前期生长、生理指标优化、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加成效应不明显。综上,BR配施外源钙处理的效果不显著,适宜浓度的BR可以单独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上应用,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不同种源地芡实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芡实的叶均直径、叶最大直径、果径、果长、果质量、粒数、粒质量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栽植密度间产量存在差异;不同种源地间8项物理性状指标均无明显差异;除果长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无影响外,其余6种性状与栽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均存在差异,表明交互作用对产量有影响。7种性状与种源地的交互作用下,种源地与产量间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4.
4个甜樱桃品种在德州的引种表现及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入山东德州的4个甜樱桃品种美早、萨米脱、布鲁克斯、拉宾斯进行了日光温室栽培试验,对其性状表现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生长良好,适应性强,结果正常,果实品质优良,可以作为德州地区日光温室的栽培品种发展。简述了4个甜樱桃品种在日光温室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密度对秋大棚黄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黄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秋大棚黄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为4000株/667m2时,产量和产值都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6.
In this research, five Nitraria sibirica provenances such as Dayilu were selected to do experiment of salt-resistance, combining fixed plots test with typical plot investigation, measuring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as main indicators. The experiments of main cultural technology were done on Nitraria sibirica in 4 types of site preparation, 3 types of planting, 3 designs for planting density. The Nitraria sibirica experiments for the effects of curbing salt and improving soil were done by testing soil nutrients, salt content,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s focal points in typical site of 3-4 years wood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aria sibirica could survive well with soil salt content of 0.6%, and that survival rate declined distinctively as soil salt content exceeded 0.8%. However, high soil salt content did not influence growth in the year of planting.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alt-tolerance among Nitraria sibirica provenances; Dayilu was the best on salt-tolerance, the other 4 pro  相似文献   
7.
姚卫华 《大豆科技》2006,(6):12-13,15
通过10年的试验数据阐述了大豆30cm平作窄行密植(以下简称“大豆30cm平窄密”)增产增效是非常显著的。还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增产机理和技术关键。并且还对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引种试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澳洲坚果无性系从1979年开始引入中国,并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亚所)试种,现已在南亚热带地区七省扩大试种达200hm^2,各地生长均良好,已有少量结果。南亚所植区澳洲坚果13龄树平均单株年产已达6kg(壳果),抗寒性良好,在-4℃时仍未受害,病虫害不严重(曾发生过花序枯萎病、速衰病、茎干溃疡病),但风害严重。澳洲坚果的适生温度在10℃-30℃,以最冷月(1)平均气温≤10℃,年降雨量在1000  相似文献   
9.
黑农 4 4属于高脂肪、高产品种 ,其基础与亲本的遗传有关 ,在后代选择上主要是按着母本哈85 - 6 437(黑农 37)生态类型选择。不同密度穴播比条播增产 ,在 15~ 2 5万株 /hm2 时穴播较条播增产 0 .9%~ 13.1% ,同时脂肪含量提高 ;黑农 4 4主要栽培要点是 :密度 2 0~ 2 5万株 /hm2 ,采用穴播 ,种肥施磷酸二铵 15 0~ 187.5kg/hm2 ,实行通透管理 ,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型日光温室存在的主要缺陷 ,对普通型日光温室进行了改良研究 ,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普通型日光温室缺点的新型冬暖式温室 ,经过试验、示范 ,达到了降低造价、增加有效使用面积、增强保温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