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红掌亚利桑那品种进行了缺素症的研究,分别观察并分析了植株和叶片在缺乏某一种大量元素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2.
火鹤花衰退病诊断与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升  谢志成 《植物检疫》2003,17(5):264-268
本文描述了火鹤衰退病病害症状和2种穿孔线虫(香蕉穿孔线虫Rodopholus sim-ilis和柑橘穿孔线虫R.citrophilus)的鉴定特征,提出了检疫检验和疫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火鹤花穿孔线虫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勇  王宏毅 《植物检疫》2002,16(2):78-80
从进境火鹤花根组织和椰糠介质分离的穿孔线虫群体 ,经形态观察和测计 ,结果表明该线虫为香蕉穿孔线虫。并就穿孔线虫属的分类鉴定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从叶片的病组织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杆状细菌,将分离的病原菌接种于健康的红掌上,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症状。感病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多呈棕褐色至黑色坏死,病健交界处多呈黄色。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与田间标样上分离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通过菌株的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透射电镜下菌体形态观察结果,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BIOLOG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鉴定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Xad)(McCulloch & Pirone) 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5.
7个红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MS大量元素、6-BA、2,4-D、NAA对7个红掌品种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光照对红掌愈伤诱导有促进作用;时红掌愈伤诱导影响排序为:Ms大量元素>NAA>6-BA>2,4-D,大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6-BA和2,4-D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 盆花品种无菌苗叶片、叶柄、根段为外植体, 对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结果表明, 花烛叶片较其他外植体更适宜体细胞胚的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结构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 + 2, 4-D 2.0~3.0 mg·L - 1 + KT 0.5 mg·L - 1 +蔗糖2% +葡萄糖1% , pH 5.5, 暗培养40 d, 诱导率可达90.3%; 体胚发育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 + 6-BA 0.5 mg·L - 1 +蔗糖3% , 光强20 μmol·m -2 · s-1 , 培养20 d后体胚萌发率达6219%; 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0 d后均能发育成完整植株。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花烛体胚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7.
10个红掌品种在生产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东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2):34-36,41
叙述了在云南西双版纳网棚基质栽培条件下,10个红掌品种的生长和产花表现,讨论了商业品种选择和抗病品种选育对云南热区发展红掌商业种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红掌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红掌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对收集的32个红掌品种的形态学性状如株高、花色、叶色等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形态学标记,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这32个红掌品种可划分为5大类,其中包括4个较小的类群和1个较大的类群。本研究鉴定的一些形态学标记对于红掌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火鹤花短尾盾线虫和细尾丝尾线虫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短尾盾线虫(Scutellonemabrachyurum)和细尾丝尾线虫(Seinuratenuicaudata)采自火鹤花(Anthuriumandraeanum)根部及其栽培介质.短尾盾线虫具1阴门盖,唇部具3个唇环,基唇环可再分为2个不完全的小唇环,侧尾腺口直径3-4μm,位于肛门后1-2个体环.细尾丝尾线虫唇区缢缩,有11-12个唇环,侧带具3条侧线和网格纹.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在深圳农科中心花卉大棚中的巴西铁、文心兰和火鹤植株上,发现国内外尚未报道的细菌病害;巴西铁叶枯病,文心兰心腐病和火鹤叶枯病。病原细菌的主要细菌学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巴西铁叶枯病菌为菠萝欧氏杆菌(ErwiniaananasSerrano)的一个菌株,文心兰心腐病和火鹤叶枯病均为兰欧氏杆菌[E.cypripedii(Hori)Bergeyetal.]的菌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