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58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145篇
  36篇
综合类   638篇
农作物   116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丰30’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密度下(75000株/hm2)设置5种不同行距配比,研究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在灌浆期达到峰值;行距配比为30 cm×90 cm时,棒三叶净光合速率在灌浆期最高。大口期开始,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叶面积指数(LAI)最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40 cm×80 cm最高。各行距配比的茎秆硬皮穿刺强度与茎秆弯曲性能随着节位的下降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大到小为 40 cm×80 cm>50 cm×70 cm>30 cm×90 cm>60 cm×60 cm>20 cm×100 cm。穗长、穗粗、千粒重和穗粒数各处理间均有不同变化,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产量最高,比等行距60 cm×60 cm增产7.96%。由此可见,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有利于大穗型品种‘大丰30’的光合性能和茎秆强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抗倒伏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昆虫为杂交大豆授粉的行为,提高授粉效率,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和保持系JLCMS34B为材料,研究父母本3种行距配置(T1、T2、T3)对昆虫授粉行为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置T2条件下昆虫授粉效率最高,母本单株粒数最多,为45.98个(2011年),与T1、T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3配置授粉效率最差,单株粒数最少,为32.06个(2012年),与T1、T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吉林省洮南地区适当缩小父母本行距,增加母本间行距可有效促进昆虫授粉效率,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垦稻26和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处理,采取裂区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群体因品种而异,垦稻26在株距10cm、行距30cm、5苗/穴产量最佳,龙粳31则以株距13.3cm、行距27cm、9苗/穴产量最佳;垦稻26在5苗/穴、行株距30cm×10cm处理,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不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较低,利于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且食味评分值高达86.5,显著高于最低处理;龙粳31在5苗/穴、行株距27cm×13.3cm处理,碾磨品质较高,不利于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改善,食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食味评分值高达86.0,与最低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高产优质栽培要因品种选择适宜的穴苗数和株行距,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最为快捷、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5.
1精细播种 播种时用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锌肥1公斤混合做种肥施入种子株距之间.种上盖一层薄土后再在种沟内施有机肥.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厘米左右,小行距50厘米左右.播种后,密切注意土壤墒情,如有个别地方出现落干现象,可浇蒙头水,沙壤土地浇蒙头水最晚在可见叶2片叶以前,再晚易造成芽涝.  相似文献   
6.
中高产小麦最适宜的行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高产小麦最适宜的行距马威,钱健康,李华,姜秀芳(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466000)自60年代以来,在小麦生产上一直采用20厘米左右的行距,小麦产量已由低产上升到中高产水平。目前高产麦田普遍存在着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条件不良的问题,不但影响小麦的个体健...  相似文献   
7.
株型,密度和行距对向日葵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冬青大葱     
大葱作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而被广泛栽培。目前种植的大葱品种主要是章丘大葱,它以“葱白长、植株高大”的优点被称之为“大梧桐”葱。多年的实践总结和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章丘大葱的优点实际上也是它的一个弱点,表现在生产上,主要是不抗风,易抗伏,对产量及品质影响大;必须多次培土,对假茎进行软化,费时费工,而且为培土加大了行距,土地利用率低过长的葱白发育不充实,松软,不耐贮存,冬季易萎缩,特别是发青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夏秋番茄,在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同时低段果穗进入果实膨大~成熟期,与中上段果穗争夺养分。造成4~5果穗以上座果不良,且易产生裂果,使9月份以后的番茄产量不高,日本岩手县园艺试验场进行了利用侧枝果穗来结果提高夏秋番茄后期产量和减轻裂果的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