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湖南浏阳烟区的合理施肥方式,以烤烟HN2146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当地栽培施肥方案对比,T1处理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降低了110.024和125.782,说明氰氨化钙的施入消除了部分病原微生物,可以减少土传病害;(2)在细菌属水平上,T1处理中硫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相对CK提高了276.45%,说明氰氨化钙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中部分功能微生物的相对丰度;(3)主成分分析发现,T1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氰氨化钙的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有深刻影响,在烟田培肥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设置对照不施化学氮肥(CK)、普通施肥(NR)、施用芹菜缓释配方肥(SK)和氰氨化钙肥料(PE)4个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氰胺化钙肥料对芹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以及杂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PE处理显著促进了芹菜的生长,表现在芹菜的产量、分蘖茎数量、株高和单株茎鲜重均显著最大,CK、NR和SK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E处理显著降低了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收获时PE处理芹菜硝酸盐含量为4530.67 mg/kg,低于CK(4834.83 mg/kg)处理,显著低于NR(5704.17 mg/kg)和SK(5875.83 mg/kg)处理;PE处理显著抑制了杂草生长,杂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CK、NR和SK处理之间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4.
草莓施用氰氨化钙效果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氰氨化钙又称石灰氮,六、七十年代曾作为氮肥施用,随着价格更加便宜的氮肥新品种的大量生产,氰氨化钙作为肥料已很少使用,但氰氨化钙的某些特性却有利于目前面积不断扩大的保护地栽培作物的生产.一是它含有丰富的钙,保护地栽培作物大部分需钙量高;二是它的成分中含有双氰胺,能抑制土壤氮素的硝化作用,防止氮素淋失及控制产品中对人体有害成分硝酸盐积累;三是氰氨化钙具有很强的灭草作用及一定的防病效果.为验证氰氨化钙的这些特性,我们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在保护地栽培草莓、黄瓜、西红柿、茄子、甜椒、西瓜等作物上进行了以验证氰氨化钙肥效为主的示范.1999年在一个大棚中,一半用氰氨化钙,并同单质磷、钾肥配合施用,亩用量60kg;另一半用等氮量的尿素.2000年两处示范,一处同三元复合肥配合施用,亩用氰氨化钙30kg;另一处同磷酸二铵、硫酸钾配合,亩用量40kg,其余管理措施相同.施用的氰氨化钙为颗粒状.示范结果表明,多种作物上施用氰氨化钙均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效果,以草莓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育苗移栽和一次性施肥方式开展田间试验,在常规施用复合肥和碳酸氢氨作底肥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CaCN_2),研究其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量的影响和调节土壤p H、控制油菜根肿病的作用。结果表明,CaCN_2使土壤p H明显提高,但对油菜根肿病的直接作用效果不明显。CaCN_2作油菜底肥施用,肥效在油菜现蕾抽薹时起作用,增产效果极显著,施用300 kg/hm~2的CaCN_2,油菜产量达2 305.5 kg/hm~2,比对照增产71.5%;施用900 kg/hm~2的CaCN_2,油菜产量达2 976.0 kg/hm~2,比对照增产121.4%。但CaCN_2投资成本较高,比较油菜种植效益,以300 kg/hm~2的CaCN_2用量最为经济实用,油菜不计工本效益3 712元/hm~2,比对照高1 746元;而施用900 kg/hm~2的CaCN_2种植效益只有1 194元/hm~2,比对照低772元。因此建议油菜生产上CaCN_2的使用量以300 kg/hm~2为宜,结合种子包衣、苗床消毒等化学措施防治油菜根肿病。  相似文献   
6.
<正>为确定氰氨化钙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和合理用量,浙江省科技人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氰氨化钙施用量对退化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真菌/细菌比值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氰氨化钙施用量0、30、60、90、180克/平米,分别在施用后的第1、3、7、14、28天采集020厘米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脱氢酶、转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1)土壤中添加氰氨化钙在短期内对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正>在土壤使用棉隆或石灰氮(氰氨化钙)进行消毒后,土壤中的有害生物菌、地下害虫、草籽及线虫的成虫和卵都被除净的同时,有益生物菌也随之受到土壤消毒的影响而减少或消退,因此需要在土壤中补充有益生物菌来  相似文献   
8.
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适宜的氮素管理和灌溉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适宜的氮素管理和灌溉模式。【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传统氮素管理、优化氮素管理和推荐氮素管理。比较不同处理间的番茄产量、氮肥追施量、氮素损失量、化学氮肥和灌溉水农学效益等。【结果】(1)对照处理未追施化学氮肥,产量仍达到较高水平,冬春季出现了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而减产的现象。(2)传统氮素管理每季的氮肥追施量为600 kgN?hm-2,灌溉量约7 500 m3?hm-2,不合理的水氮管理造成每年1 416 kgN?hm-2的表观氮素损失;与传统处理相比,推荐氮素管理每季番茄氮肥追施量减少50%,全年氮肥损失量减少32.2%;优化氮素管理两季番茄氮肥追施量为314和124 kgN?hm-2,灌溉量分别为3 900和4 550 m3?hm-2,全年的氮肥损失量减少38.6%。(3)传统、优化和推荐氮素管理全年的化学氮肥农学效益为0、24.9和0.3 kgFW?kg-1N,传统和优化灌溉的灌溉水农学效益分别为12.2和23.2 kg FW?m-3。(4)优化氮素管理模式每年可减少4 000元/hm2的氮肥和灌溉用电费用。【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氮肥追施量已不是番茄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氮素追施调控结合小管出流及夏季休闲时施用小麦秸秆和氰氨化钙的水氮管理是较优的番茄氮素管理和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氰氨化钙与秸秆还田协同处理对土传病菌的抑制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恢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平板分离计数等方法测定土传病菌和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生菜收获期测定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开展土壤处理模式与土壤微生物互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氰氨化钙和玉米秸秆协同处理对生菜根腐病和生菜茎基腐病的防效分别达到56.81%和47.49%,且增产率(44.08%)较高,具有防病促生效果。氰氨化钙和玉米秸秆协同处理在消毒揭膜0 d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定植期微生物数量逐渐恢复。此外,两种土壤处理均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电导率含量。其中氰氨化钙和玉米秸秆协同处理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全氮含量。因此,氰氨化钙和玉米秸秆协同处理可抑制土传病菌增殖,增加生菜生物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后期土壤微生物数量恢复且不会对微生物群落产生明显的扰动影响,对环境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土壤酸化环境下的花椰菜高产优质生产措施,以花椰菜为试材,设置氰氨化钙、NCD-2微生物菌肥处理,以不施用肥料为对照,试验设W1(667 m2施用氰氨化钙20 kg配施菌肥2.5 kg)、W2(667 m2施用氰氨化钙40 kg配施菌肥2.5 kg)、W3(667 m2施用氰氨化钙60 kg配施菌肥2.5 kg)3个处理,研究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花椰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花椰菜前25 d每667 m2施用氰氨化钙20~60 kg,种植时基肥中配施NCD-2微生物菌肥2.5 kg的处理,对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花椰菜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其中,处理W3的效果最优,土壤pH值提升0.7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90%,增加花椰菜产量15.66%,且花球的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均提高10.68%以上。在土壤酸化环境下,施用氰氨化钙后配施NCD-2微生物菌肥技术可在花椰菜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