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8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篇
  48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5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根瘤菌肥。使用于豆科作物,一般用作拌种。每667m2用30~40g,加适量的水调均粘附于种子。要求随拌随播,忌干燥和阳光直晒。超过48小时应重新拌种。作物出苗后发现结瘤效果差时,可在幼苗附近浇泼对水的根瘤菌肥。如用经农药消毒的种子,应在根瘤菌拌前2~3周消毒。2.固氮菌剂。  相似文献   
2.
大豆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不但养分全,肥效长,而且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瘤茵的生长发育。大豆与根瘤茵的共生固氮是大豆的重要氮素来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提供大豆所需氮素的70%-80%。大豆产量水平越高。由根瘤获得的氮素的比例越大。在农家肥中,以猪粪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含有机质较多的马粪和堆肥,土杂肥效果差。一般每667m^2施用量2000-3000kg。  相似文献   
3.
对多年生小叶锦鸡儿不同生育期根瘤固氮能力、不同树龄小叶锦鸡儿根瘤固氮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固氮酶活性最高,此时土壤含氮量和植株含氮量最高;新瘤多发生于果后营养期,植株生物量的峰值出现在结实期;二年生和五年生植株的根瘤固氮能力强于三年、四年生植株,随生长年限的延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增大,含氮量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多年生小叶锦鸡儿不同生育期根瘤固氮能力、不同树龄小叶锦鸡儿根瘤固氮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开花期固氮酶活性最高,此时土壤含氮量和植株含氮量最高;新瘤多发生于果后营养期,植株生物量的峰值出现在结实期;二年生和五年生植株的根瘤固氮能力强于三年、四年生植株,随生长年限的延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增大,含氮量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豆属豆科作物,它除供作粮食、油料用外,还可以制成多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如:平时食用的豆浆、腐竹,豆腐等等;同时还是高效的饲料、肥料。大豆根瘤中有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的根瘤菌,而且其根叶等残留在土壤中,可缓和地力的消耗,如长年种植可培肥地力,因此大豆既是其他作物的良好前作,也是其他作物的良好伴作,在轮作与间作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尤其黑龙江省是生产大豆的主要地区,如何提高大豆的产量是目前主要关注的问题。而大豆种子播种前处理对提高大豆产量的效果非常明显。本研究简要介绍了大豆播种前的基本处理方法,以及简述了种衣剂的作用、种子包衣方法和种衣剂的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7.
生长健壮的花生根瘤在CL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达到26.5-46.6%。瘤愈伤组织能多次继代,生长良好,在分化培养基D-57和D-59上已分化形成了根,其生根频率分别为56%和78%。显微观察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的具有正常根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高油大豆品种吉育202和普通大豆品种延11为试验材料,探讨在各生育期光合细菌处理对大豆的农艺性状、根瘤、脂肪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3的根长、根瘤数、根干重在始花期差异显著,处理6的农艺性状除始花期外整个生育期差异最明显;2)光合细菌含量的增加,大豆的产量和脂肪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大豆在苗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根瘤及地上部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根瘤数逐渐减少;苗期主根根瘤数多于侧根发生根瘤数,从开花期开始侧根根瘤数明显多于主根根瘤数;苗期主要发生小根瘤,从开花期开始大根瘤数明显多于小根瘤数.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茎粗、主茎出叶数、分枝数、豆荚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1.根瘤菌肥使用于豆科作物,一般用作拌种。每667平方米用30克~40克,加适量的水调匀粘附于种子上。要求随拌随播,忌干燥和阳光直晒,超过48小时应重新拌种。作物出苗后发现结瘤效果差时,可在幼苗附近浇泼对水的根瘤菌肥。如用经农药消毒的种子,应在消毒后二三周再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