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林业科技》1994,(3):35-35
树芽接苗分次剪砧成活率高山东省淄搏市林业局王智光等对苹果、山植秋季芽接苗进行一次剪砧和分次剪砧对比试验结果,苹果分次剪砧比一次剪砧成活率提高31.6%,山楂则提高26%。方法:一次剪砧一般是在接芽成活后的第2年接芽萌发前,在接芽以上2cm处剪砧。分...  相似文献   
2.
文岐  荣英  俊岭 《山东农机化》2008,(10):26-26
阳信县流坡坞镇宋家集村宋福伟看着自己种植的中华红叶杨,高兴地说:“这树是绿化新品种,市场前景好,价格高,一个树芽(嫁接芽)就变到2元,河北、天津的客户,今年春季来购树芽30000穗,俺就收入了60000死。”据宋福伟介绍,这是他在2006年春季外出考察市场时,选中这个种植项目的。当时以每个树芽4元的价格,引进了一部分进行嫁接,到今年已发展到50000株,估计明年,大部分树能出圃,一棵脚径4cm、高4m的红叶杨就能卖到50元。  相似文献   
3.
从中条山林区树芽资源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开发利用树芽资源的对策,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并探讨了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用两种钠盐不同浓度对藜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研究了两种钠盐胁迫对藜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其耐盐性。结果表明:两种钠盐胁迫对藜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盐浓度过高会抑制种子萌发,NaHCO3浓度250mmol/L、Na2CO3浓度200mmol/L时,藜种子无发芽能力。两种钠盐对藜种子发芽后的胚根及胚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不同,NaHCO3对藜种子的抑制:胚根〉胚芽,Na2CO3对种子的抑制:胚根〈胚芽。  相似文献   
5.
《河南林业科技》1992,(4):50-50
<正> 辽宁清原县土口子石阳园艺场左志利用李的树势强壮、枝条壮美,自然开张的优势,采用定植芽苗建园,在精心的管理下,当年可以成形。有利花芽形成,确保第三年结果。  相似文献   
6.
杨树是胶源植物分泌树脂量最多的一个树种,此树在我地栽植面积较大。为此我对杨树芽分泌树脂和生长的阶段进行了详细观察。 杨树从秋天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的芽苞小而扁,紧贴在树枝的表皮上生长。这时的芽苞轻轻地就能用手抠掉。冬去春来这些扁而薄的芽苞在春风的吹拂下,渐渐地由扁转圆,由小变大,这时剥开芽苞便会发现,整个芽苞由苞壳组成,  相似文献   
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3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日本鸟取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梨树芽打破自然休眠的品种和地区差异。研究人员以沙梨品种和野生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芽打破休眠过程的需冷量(CR)。  相似文献   
8.
闾山赏梨花     
4月末5月初,春风送暖,正是北方梨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我与几位朋友相邀,一起去辽西名山——闾山赏花。这时的大地,似乎刚刚从寒冬的酣睡中才苏醒过来,一片片小草正陆续返青,杨柳枝头可以看到嫩绿的树芽。进山的公路有些曲折,但很平坦。旅游大巴刚转过间山的山脚,乍见一大片雪白的花团锦簇般扑面而来。那密匝匝的梨花顺着山坡向下铺展,浩浩荡荡,无边无际。透过车窗缝隙,闻着随风飘过的花香,不禁让人惊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相似文献   
9.
<正>桃缩叶病。该病是由一钟真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在桃芽或鳞片缝隙内越冬,翌年春季桃树展叶时,病菌侵入嫩芽,进行初次侵染。病菌可从叶表皮或气孔侵入。侵入后刺激细胞组织,促进细胞膨大和胞壁加厚,叶片上出现波纹症状,叶缘向后卷曲,叶色由绿变红。随叶片逐渐生长,卷曲程度也随之加重。春末夏初在病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全株叶片变畸形,有的枯死脱落,脱落后叶液处萌发抽生新叶,新叶不再受害。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较健枝短而粗肿,顶端叶  相似文献   
10.
每当春天来临,休眠了一个冬季的石榴树芽蕾饱满,树液充盈,随之抽芽放叶进入一个新的生长周期。莳养她的主人希望石榴早日发芽开花。可是有时就有石榴树迟迟发不出芽来。有的还会渐渐干枯死亡。据了解,盆栽石榴这种闷芽现象还比较普遍。但在一个个莳养者那里又比较偶然,有时发生,有时并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